-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巧用棉铃壳高产栽培平菇-论文网
?
?
论文摘要:巧用棉铃壳高产栽培平菇-
论文关键词:棉铃,高产,栽培
?
我国不少地区棉铃壳资源丰富,用它开发利用栽培平菇等食用菌价值极高。棉铃壳与棉籽壳相比,不仅养分含量相当,而且粗纤维含量比棉籽壳高2.5%,通气性更好,是优质的食用菌培养原料,但目前大部地方的棉铃壳还没有像棉籽壳那样得到充分栽培利用。近几年来,江苏滨海市食用菌研究所利用棉铃壳进行平菇栽培试验,取得了成功,获得了高产,生物转化率达到200%以上。金秋时节,正是平菇栽培的黄金季节,现特将棉铃壳高产栽培平菇技术作一介绍,以供商讨和应用参考。
一、栽培料配比。棉铃壳100千克、磷肥2千克、尿素0.5千克、生石灰2千克。棉铃壳要求新鲜、无霉变,经秸秆粉碎机(筛片10×10毫米)粉碎后备用。
二、建堆发酵。按配比称好各原料,将磷肥、生石灰、尿素分别溶于水后,泼在料上,然后将原料充分搅拌,含水量为65%,建堆发酵72小时,中间堆温升至60℃以上时翻堆,共翻堆2次,以使棉铃壳充分软化。
三、装袋、灭菌、接种。塑料袋多选用20厘米35厘米规格的聚丙烯或农用薄膜制成的袋子,也可以直接用类似大小的食品袋。采用装袋机装料,没有装袋机可自制一个快速装袋器,也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装袋方法有两种:(1)先用4/5的菌种与栽培料拌在一起,当袋子装料到袋高的2/3时,用手把栽培料经经抹平,再把剩余的1/5菌种撒在最上面,将袋口扎好。(2)把已拌好的少量栽培料装入塑料袋中,然后加入一薄层菌种,稍加压实后,再依次将栽培料和菌种分层装入袋中,袋满为止,袋中的栽培种要有34层,菌料要压实,并把袋口扎好。以上两种方法选用其中一种。装好袋后及时灭菌,对于采用常压灭菌的,最好以蜂窝煤为原料,这样可避免守候之苦,只需按时加水即可。灭菌结束后,及时移入无菌室,料温降至30℃以下时,按常规两头接种。接种时要按无菌操作进行。
四、发菌管理。棉铃壳栽培平菇的发菌管理极为重要。平菇发菌期适宜菌丝生长的料温在26℃左右,最高不超过32℃,最低不低于15℃。若料温长时间高于35℃,便会造成“烧菌”,即菌袋内菌丝因高温而被烧坏。若料温长时间低于15℃,则菌丝生长缓慢,会导致菌丝不能迅速长满菌袋,菌群优势弱,易受到杂菌的污染。平菇发菌期要避光,以散射光为主,因直射光会抑制菌丝生长。平菇发菌湿度要求在60%~70%,若湿度过低,易导致出菇慢、现蕾少,从而影响其产量。平菇发菌期内菌丝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应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其中打孔通气就是不错的方法。以秋冬季上市的平菇栽培为例,发菌管理的主要技术有如下几点:
1、场地选择。为了给平菇发菌创造适宜的环境,建议场地选择要因地制宜。对于在9月进行发菌的,可选择阴凉通风的大棚后面或自家屋后;在10月中旬进行发菌的,宜选择背风向阳处。
2、场地处理。平菇发菌场地选好后,要对场地进行处理,以防止杂菌污染、害虫危害。对于室外场所,在整平地面后,撒施石灰粉或喷洒石灰浆进行杀菌驱虫;对于室内场所,则可采用熏蒸百速烟剂结合喷施高效氯氰菊酯的方法杀菌驱虫。
3、菌袋摆放。先铺设4根玉米秸,然后把菌袋横着摆放在其上,待第一层菌袋摆放完毕后,在第一层菌袋上铺设4根玉米秸,按照同样的方法将菌袋摆放好,最后在最上面的菌袋上覆盖两层玉米秸进行遮阳避光。
4、打孔通气。在无特殊情况下,菌袋摆放完毕后,便可进行打孔通气(若发现菌袋内有害虫,可推迟1~2天打孔,使害虫窒息而亡)。方法:从菌袋一端中央处,平行菌袋的方向进行打孔,菌袋一端各打一次即可。
4、适当翻袋。在平菇发菌阶段,翻袋的次数不宜过多,否则会导致菌袋内的培养料松动将通气孔堵塞,造成发菌困难。除非雨水灌袋、料温过高、虫害严重等情况,否则菌袋翻动不宜过勤,发菌期内翻袋1~2次即可。对于秋冬季上市的平菇,其发菌期为30~40天。在生产中,判断平菇发菌结束、准备现蕾的方法:一是看菌袋内是否出现“黄水”,此为平菇生理成熟的标志,即开始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二是当看到整个菌袋通体雪白,无杂色,料袋紧实,用手轻拍能听到清脆响声,即可判断发菌完毕。
五、出菇管理。把装好的袋子放到光线较暗的床架上培养,温度保持在24℃~25℃,过几天检查菌袋是否有虫害、杂菌发生,如果发现要及时处理,同时要保持适当湿度。经过25~30天菌丝长满袋,给予一定的散光照射,增加通风,降低室内温度到15℃~20℃,以诱导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当出现菇蕾时,把塑料袋脱去。增加空气湿度达80%~90%,每天要喷水,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和湿润。覆土后菇棚内控制温度12℃~25℃,湿度75%以上,使覆土层保护湿润状态,经常通风换气,给散射光,经15天左右,菌丝即可穿透覆土层出现原基。此后保持湿度在85%以上。
六、适时采收。平菇主要是鲜食,适时采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布局分析-产业报告.docx
- MOOC环境下土木专业数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docx
- 1例原发后颅窝滑膜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docx
- 循证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效果的影响.docx
- 医务人员对手术烟雾的防护可行性研究.docx
- 将水文化融入水利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ocx
- 铁路电力线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docx
- 当代高校学生会干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docx
- 互联网+房产档案利用工作路径探究.docx
-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docx
- (统编2024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生物真题试卷(含答案).docx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测试题(含答案).docx
-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docx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英语真题试卷.docx
- 2023年山西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答案).docx
- (人教PEP版2024)英语六年级上册 Unit2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docx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检测题(含答案).docx
- (新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4 全单元课时教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