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棉铃壳高产栽培平菇.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巧用棉铃壳高产栽培平菇-论文网

?

?

论文摘要:巧用棉铃壳高产栽培平菇-

论文关键词:棉铃,高产,栽培

?

我国不少地区棉铃壳资源丰富,用它开发利用栽培平菇等食用菌价值极高。棉铃壳与棉籽壳相比,不仅养分含量相当,而且粗纤维含量比棉籽壳高2.5%,通气性更好,是优质的食用菌培养原料,但目前大部地方的棉铃壳还没有像棉籽壳那样得到充分栽培利用。近几年来,江苏滨海市食用菌研究所利用棉铃壳进行平菇栽培试验,取得了成功,获得了高产,生物转化率达到200%以上。金秋时节,正是平菇栽培的黄金季节,现特将棉铃壳高产栽培平菇技术作一介绍,以供商讨和应用参考。

一、栽培料配比。棉铃壳100千克、磷肥2千克、尿素0.5千克、生石灰2千克。棉铃壳要求新鲜、无霉变,经秸秆粉碎机(筛片10×10毫米)粉碎后备用。

二、建堆发酵。按配比称好各原料,将磷肥、生石灰、尿素分别溶于水后,泼在料上,然后将原料充分搅拌,含水量为65%,建堆发酵72小时,中间堆温升至60℃以上时翻堆,共翻堆2次,以使棉铃壳充分软化。

三、装袋、灭菌、接种。塑料袋多选用20厘米35厘米规格的聚丙烯或农用薄膜制成的袋子,也可以直接用类似大小的食品袋。采用装袋机装料,没有装袋机可自制一个快速装袋器,也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装袋方法有两种:(1)先用4/5的菌种与栽培料拌在一起,当袋子装料到袋高的2/3时,用手把栽培料经经抹平,再把剩余的1/5菌种撒在最上面,将袋口扎好。(2)把已拌好的少量栽培料装入塑料袋中,然后加入一薄层菌种,稍加压实后,再依次将栽培料和菌种分层装入袋中,袋满为止,袋中的栽培种要有34层,菌料要压实,并把袋口扎好。以上两种方法选用其中一种。装好袋后及时灭菌,对于采用常压灭菌的,最好以蜂窝煤为原料,这样可避免守候之苦,只需按时加水即可。灭菌结束后,及时移入无菌室,料温降至30℃以下时,按常规两头接种。接种时要按无菌操作进行。

四、发菌管理。棉铃壳栽培平菇的发菌管理极为重要。平菇发菌期适宜菌丝生长的料温在26℃左右,最高不超过32℃,最低不低于15℃。若料温长时间高于35℃,便会造成“烧菌”,即菌袋内菌丝因高温而被烧坏。若料温长时间低于15℃,则菌丝生长缓慢,会导致菌丝不能迅速长满菌袋,菌群优势弱,易受到杂菌的污染。平菇发菌期要避光,以散射光为主,因直射光会抑制菌丝生长。平菇发菌湿度要求在60%~70%,若湿度过低,易导致出菇慢、现蕾少,从而影响其产量。平菇发菌期内菌丝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应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其中打孔通气就是不错的方法。以秋冬季上市的平菇栽培为例,发菌管理的主要技术有如下几点:

1、场地选择。为了给平菇发菌创造适宜的环境,建议场地选择要因地制宜。对于在9月进行发菌的,可选择阴凉通风的大棚后面或自家屋后;在10月中旬进行发菌的,宜选择背风向阳处。

2、场地处理。平菇发菌场地选好后,要对场地进行处理,以防止杂菌污染、害虫危害。对于室外场所,在整平地面后,撒施石灰粉或喷洒石灰浆进行杀菌驱虫;对于室内场所,则可采用熏蒸百速烟剂结合喷施高效氯氰菊酯的方法杀菌驱虫。

3、菌袋摆放。先铺设4根玉米秸,然后把菌袋横着摆放在其上,待第一层菌袋摆放完毕后,在第一层菌袋上铺设4根玉米秸,按照同样的方法将菌袋摆放好,最后在最上面的菌袋上覆盖两层玉米秸进行遮阳避光。

4、打孔通气。在无特殊情况下,菌袋摆放完毕后,便可进行打孔通气(若发现菌袋内有害虫,可推迟1~2天打孔,使害虫窒息而亡)。方法:从菌袋一端中央处,平行菌袋的方向进行打孔,菌袋一端各打一次即可。

4、适当翻袋。在平菇发菌阶段,翻袋的次数不宜过多,否则会导致菌袋内的培养料松动将通气孔堵塞,造成发菌困难。除非雨水灌袋、料温过高、虫害严重等情况,否则菌袋翻动不宜过勤,发菌期内翻袋1~2次即可。对于秋冬季上市的平菇,其发菌期为30~40天。在生产中,判断平菇发菌结束、准备现蕾的方法:一是看菌袋内是否出现“黄水”,此为平菇生理成熟的标志,即开始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二是当看到整个菌袋通体雪白,无杂色,料袋紧实,用手轻拍能听到清脆响声,即可判断发菌完毕。

五、出菇管理。把装好的袋子放到光线较暗的床架上培养,温度保持在24℃~25℃,过几天检查菌袋是否有虫害、杂菌发生,如果发现要及时处理,同时要保持适当湿度。经过25~30天菌丝长满袋,给予一定的散光照射,增加通风,降低室内温度到15℃~20℃,以诱导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当出现菇蕾时,把塑料袋脱去。增加空气湿度达80%~90%,每天要喷水,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和湿润。覆土后菇棚内控制温度12℃~25℃,湿度75%以上,使覆土层保护湿润状态,经常通风换气,给散射光,经15天左右,菌丝即可穿透覆土层出现原基。此后保持湿度在85%以上。

六、适时采收。平菇主要是鲜食,适时采收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