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治疗儿童发热症的临床护理.docx

小儿推拿治疗儿童发热症的临床护理.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小儿推拿治疗儿童发热症的临床护理

?

??

?

?

?

?

?

?

?

???

?

?

?

?

?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推拿在儿童发热症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将163例发热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通过小儿推拿降低体温;对照组以酒精擦浴、退热栓剂、退热口服药物进行降温(如:布洛芬混悬液等),疗程均为6天,退热后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17%,无反弹;对照组为62.50%,常反复发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小儿推拿对小儿发热症进行降温处理,有效的杜绝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小儿及家属也容易接受,通过捏脊手法可提高小儿的抗病能力且疗效确切,治愈率高,不易复发。

【关键词】儿童发热小儿推拿护理疗效

发热症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若不加以有效的治疗,多次发生可诱发癫痫、中毒性脑病的发生以及小儿抗病能力的下降等,从而为多种疾病的发生提供了前提条件。以往应用西药、中药治疗小儿发热症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有些患儿效果不显著,药物副作用强。笔者自2010年4月~2013年4月采用小儿推拿手法治疗护理小儿发热症8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来自本院儿科收治的发热症患儿163例,年龄在1~12岁.患儿均有发热不退或经常反复发热,持续时间在4天以上,所有患儿均萎靡、少汗、口渴、乏力纳差,重则抽搐。患儿中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者121例(74.2%);慢性腹泻、便秘者42例(25.8%)。将163例患儿采用单盲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3例患儿中,男42例,女41例,1~3岁22例,3~5岁36例,5~7岁14例,7~12岁11例,平均年龄3.7岁,病程平均2.3年。对照组80例患儿中,男37例,女43例,1~3岁19例,3~5岁35例,5~7岁15例,7~12岁11例,平均年龄3.6岁,病程平均6天。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相关标准执行[1]。

1.2.2西医诊断标准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相关标准执行[2]。

1.2.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12岁;③排除原发性免疫缺陷及合并肺、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以酒精擦浴、肛塞退热栓剂、退热口服药物进行降温如:体温≥38.5℃者,予以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剂量依年龄增减),配合酒精擦浴,遵医嘱予抗生素抗感染,高热不退时再肛塞小儿腿热栓一枚,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进行评价。

1.3.2观察组

1.3.2.1小儿推拿

体温≥38.5℃者,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推三关、清肺经、清胃经、清天河水、退六腑、揉涌泉、推脊、揉足三里。

具体手法:

开天门:在两眉之间上至前发际处两手拇指交替由下向上直推200次;推坎宫:两手拇指自眉头沿眉至眉梢分推200次;揉太阳:用指端揉眉外梢后方凹陷处1分钟;揉耳后高骨:用指端揉耳后高骨下凹陷处1分钟。推三关:操作者四肢并拢用掌面从前臂桡侧腕横纹推至肘横纹200次;清肺经:操作者的拇指指腹在患儿无名指指端的螺纹面离心推200次;清胃经:以操作者拇指螺纹面离心推患儿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200次;清天河水:操作者四肢并拢蘸取少量30%的酒精自患儿前臂内侧正中腕横纹推至肘横纹200次;退六腑:操作者食指与中指并拢沿患儿前臂尺侧肘横纹推至腕横纹200次;揉涌泉:操作者用指端揉患儿足底面前中1/3交界处2分钟;推脊:操作者的食指与中指自患儿大椎起循脊柱向下直推至腰椎处6遍;揉足三里:操作者的拇指指端稍用力按揉患儿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1寸处2分钟。一日一次,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进行评价。

1.3.2.2捏脊疗法

具体方法: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在孩子的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提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下而上边推边捏边放。6遍/次/日。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进行评价。

1.4疗效评价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部分拟定。

治愈:体温正常(腋温36℃-37.5℃)。

好转:体温在(腋温)37.5℃-37.8℃之间

无效:体温下降不明显。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文档评论(0)

181****48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