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
慢性盆腔炎的疼痛原因是什么,怎么护理
?
??
?
?
?
?
?
?
?
???
?
?
?
?
?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常见病,因微生物对患者的盆腔结缔组织、内生殖器等处造成侵害,继而引发感染而致病,部分患者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未获得全面治愈而诱发。其病情经久难愈,体现出病程长、易反复等特征,患者可引起月经异常、慢性盆腔炎、免疫功能降低等状况,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不孕,危及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有很多女性朋友不知道什么是“慢性盆腔炎”,但当提起平时的腰酸背痛、下腹痛、外阴痛、臀部、阴道痛等不适,许多女性会有不愿提及的痛苦以及难以言表的尴尬。那么慢性盆腔炎的疼痛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护理?
什么是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主要是指发生于女性盆腔、腹部、腰骶部或臀部的非周期性疼痛性疾病,持续时间达6个月以上,症状可见无规律的下腹部疼痛、痛经、性交痛、排尿或排便时腹痛等。慢性盆腔疼炎的病因较为复杂,目前临床尚未对其发病的生理病理学原因进行明确,可能与妇科、消化、神经、泌尿等多个系统疾病有关,慢性盆腔炎、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病变均可能导致疼痛,通常较难有效诊断。
2.慢性盆腔炎的疼痛原因是什么?
根据临床研究整理,对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疼痛原因进行归纳,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2.1卵巢炎、慢性输卵管炎
卵巢炎、慢性输卵管炎诱发的盆腔炎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淋巴管、卵巢血管及输卵管具有丰富交通,若炎症局部充血、炎性细胞浸润或周边组织粘连,可能会导致盆腔疼痛,下腹部持续性坠痛、胀痛、隐痛是这类型的疼痛特征,通常以一侧为重,如果累及至周边器官可能引发腰骶部疼痛。在月经期及劳累后可出现病情加剧,有时可出现白带增多、月经偏多甚至不孕等。
2.2慢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通常是阴道内致病菌顺着黏膜上行感染所造成,慢性子宫内膜炎因浅表子宫内膜溃疡、糜烂或鳞化,间质间存在许多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而出现腹痛,疼痛特征表现为下腹中坠痛,经期加重,并伴有白带增加,月经量变多。
2.3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子宫内膜于卵巢、直肠、盆腔腹膜、阴道隔等部位产生散在的病灶,逐渐发生粘连,临床症状包括月经不调、痛经、阴道刺激症等,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要表现为痛经,多见腰骶部、下腹部、肛门坠胀感。
2.4术后粘连
小肠、大网膜是开展妇科手术后较为常见的粘连区域,结肠粘连不太常见,回肠则是小肠粘连中的较多见部位,由于部分回肠处于盆腔,因此易出现粘连,身高矮小且身材肥胖的女性易引发术后粘连。非周期性疼痛是其疼痛特征,有着慢性、持续性钝痛的表现,不过也可表现继发性痛经。
2.5盆腔瘀血综合症
盆腔瘀血综合症是指慢性盆腔静脉瘀血而引发的独特妇科疾病,30-50岁经产妇是其高发人群,疼痛特征为腰痛、下腹痛、性感不快、疲劳感明显、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2.6节育术
如果手术操作不合理或术后卫生情况不佳,均可能引起细菌感染并产生生殖器炎症,其中子宫内膜炎、盆腔炎、附件炎等较为多见。若治疗不全面会迁延为慢性盆腔炎,继而诱发长期盆腔疼痛,临床表现因粘连处不同而有所区别,若仅出现宫颈粘连但宫腔无粘连时,则可能导致经血倒流至盆腔而发生周期性盆腔疼痛。若宫颈与宫腔处粘连,会产生月经偏少伴周期性痛经,若宫腔和宫颈完全粘连,可能发生闭经。
3.慢性盆腔炎如何护理?
3.1心理干预
由于疾病影响,慢性盆腔炎患者多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负性心理,加上生殖系统较为敏感,因此患者有时难以启齿,从而加剧了治疗和护理的难度。故此,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进行亲切交流,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引导其将内心的忧虑进行排解,同时邀请成功治愈的病例进行心得分享,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3.2饮食管理
根据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恢复程度及饮食喜好,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叮嘱患者饮食需确保口味清淡,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障营养合理补充,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能力。
3.3用药指导
根据医嘱监督患者定时定量服药,在用药前,需为患者耐心介绍不同药物的作用、服药时间及方法,并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此外,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适度调节给药时间和剂量。
3.4卫生管理
引导患者每天通过温清水对会阴部进行清洗,坚持专人专盆;建议穿戴宽松、棉质内裤,维持较好的透气性,确保每天换洗,通过杀菌洗衣液清洗,并于阳光下晾晒,通过紫外线达到杀菌效果。此外,阴部应保证干燥,若出现外阴不适、白带异常,则赶紧就医。
3.5运动干预
鼓励患者适度开展运动锻炼,包括游泳、打太极拳、瑜伽、慢跑等有氧运动,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改善,以增强人体抵抗力,同时维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还可指导患者参加盆底训练,收缩外阴与肛周,坚持lO秒,慢慢放松,持续4秒,多次练习15分钟,每天3-4次。
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