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考实验题引发的思考.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一道高考实验题引发的思考

?

?

李文福

纵观近几年全国新课标理综试卷及各地高考理综卷的化学实验题,我们不难发现实验题在各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将实验原理、设计、计算、评价、推断融入其中,把能力的考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笔者仅对2014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第28题展开分析,找出试题的特点,提出对今后高考化学实验及复习备考的几点想法。

一、原题再现

例(2014年全国新课标Ⅱ卷—28)某实验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2.安全管

3.10%的NaOH溶液

4.样品液

5.盐酸标准溶液

6.冰盐水][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ABC][1][2][3][4][5][6]

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g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的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mLc1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溶液。

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

(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

(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填“偏高”或“偏低”)。

(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10-5mol·L-1,c(CrO42-)为mol·L-1。(已知:Ksp(Ag2CrO4)=1.12×10-12)

(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答案(1)当A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A瓶中压力稳定

(2)碱酚酞(或甲基红)

(3)[(c1V1-c2V2)×10-3×17W]×100%

(4)偏低

(5)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

(6)+3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

二、例题的命题思想及特点

本题以“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载体,给出了测定氨、测定氯的方法。以此考查学生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误差分析、简单计算等测定其X的组成而设计的开放性探究实验题。本题把各种实验、计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注重考查对实验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基本的化学实验素养,体现了化学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思想。本题涉及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组成的确定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对化学计算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减弱,只注重简单计算和误差分析,不涉及繁难计算,这样的处理,有利于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更好地履行了“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化”的高考理念;有利于考生创造能力培养。

三、高考复习几点建议

本题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同时涵盖了必修1、选修4等相关知识。对考生灵活应用化学知识探究化学实验活动,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信息转化、迁移的能力及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要引导考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本题和近几年的各地实验试题中不难发现高考实验复习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源于教材,突出教材

从近几年高考实验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实验试题的取材又回归于教材实验基础上进行延伸,2014年在这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也就是说对典型实验进行一些改装或创新,不拘泥于教材。因此,在实验复习过程中要对实验中涉及的重要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均应做到熟练掌握,且针对课本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要逐一做到寻根溯源、融会贯通。将有关实验的原理、基本仪器、基本技能逐一理解深化,感受实验试题主要表现在改进(方法、仪器、装置)、变换(仪器、原理、问题)和迁移(原理、方法、新信息)等方面,并且应重视对教材科学探究实验的创新,在分析时应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活思维,灵活创新。将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内容优化整合,使实验基础知识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这样能大幅度提高复习效率。

例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26题,以乙酸乙酯为背景来考查有机化学实验,包括实验仪器名称、物质除杂、干燥剂、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萃取时的基本实验操作,药品的用量对实验的影响,实验误差分析,生

文档评论(0)

177****57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