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人物赏析之闰土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故乡》人物赏析之闰土教案

九年级语文:张智铭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中闰土这个人物的塑造方法。

2、学习文本中人物描写的手法。

3、学习对比手法在人物塑造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并能运用对比手法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

2、通过朗读文本体味与理解人物内心的变化。

3、板书引导、自主发现学习的能力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闰土形成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2、形成新旧社会的生活对比,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文章

以闰土少年的形象导入,回忆性导入。

二、分析闰土人物形象:(外貌、动作、语言描写,前后对比的写法)

(朗读第12自然段—30自然段;第55自然段)

《故乡》写闰土着重的是前后对比的方法。作品从哪几方面进行对照?通过对比突出了什

么?明确:

(1)外貌对比: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

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

纹;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

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

(2)动作、对话对比: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刺碴,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4

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

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

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9

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迅哥儿”改称“老爷”,写出

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

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比:

对我: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

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碴、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

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4)小结:

少年闰土

少年闰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一个十足的小英雄形象。他是一个富于

表现力的少年,是一个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

中年闰土

中年闰土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为什么他

在少年时就能有所感而又形容得出.现在却形容不出了呢?因为“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但

“不懂事”的时候是一个活泼泼的人,现在“懂事”了,却成了一个“木偶人”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里所说的“事”,实际是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

封建等级观念。少年闰土。

对比的手法,把儿时的闰土和现在的闰土作对比,外貌上,儿时的闰土活泼、可爱。而

现在的闰土受尽生活的折磨变得没有生气,像一个木头人。性格上,儿时的闰土活泼开朗、

纯真自然,与“我”关系密切,没有等级之分,而现在的闰土受着中国封建礼法的束缚,变得

麻木而又愚昧。成了一个典型的封建穷苦的中国农民。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

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木偶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

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

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

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

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

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