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理,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第1页

原理,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及看中医的注意事项

中医学是整体医学而不是局部医学,是动态医学而不是静态医学,

是功能态医学而不是形态(解剖)医学,因而有着自身独特的诊治及预防

疾病的原理。

诊断就是诊察了解、分析判断的过程。医学诊断是医生的认知活

动过程。不同的医学诊断活动,有着各自不同的诊断依据、原理和方

法。

(一)中医认识疾病发展的基本理论模型

1.“邪正相争最基本的病变发展演变规律

正常人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变之时,“邪之所凑,其

气必虚。正气是一切抗病因子和因素的总和,邪气是一切致病因子和

因素的概称。

“邪正相争导致出现“邪正盛衰的变化,随着这种变化,可出现:

正胜邪退,则病愈,或病情渐轻,向愈;邪盛正衰,则病重,或病情渐

重,恶化。

2.阴阳失调常人变为病人的关键

正常之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病变之时,人的阴阳失衡而

出现阴阳盛衰,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

寒,阴虚则热。

3.气机逆乱病变之人气机(功能)运行的状态及其规律

正常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正常有序,升清降浊,气血条畅,五

脏六腑通泰,四肢百骸得养,内外整体和谐,使得“阴平阳秘而“正

气存内,邪不可干。病变之时,气机的升降出入紊乱甚而逆乱,清者

不升、浊者不降,“毒邪内积;五脏六腑不调,四肢百骸失养,内外整

体不和,则病变由生。

(二)中医诊病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以人体“藏于内,现于外的“藏象为依据和信息源

中医诊察了解疾病,可以不打开人体,不依赖解剖学知识和现代

原理,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第1页

原理,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第2页

仪器,仅用望、闻、问、切“四诊,靠医者的感觉器官,就能从人体

外部获知人体内部变化的信息,进而查知其内部变化。

中医应用望、闻、问、切方法收集到的信息,就是从整体入手,

收集和辨别人“藏于内,现于外的“藏象信息。如是,“藏象就成为中

医诊察了解、分析疾病的最基本的信息依据和来源。

2.“藏象是人整体生命活动的具体反应信息

中医理论认为“藏于内之脏,必有形于外之象,“有诸内,必形诸外。

因此,通过察外现之“象,即可知内在之“藏的变化。其原因和依据

在于:

其一,人体以居于内的“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内连六腑、奇

恒之腑,外连经脉、骨肉、皮毛,形成一个互为表里、如环无端、阴

阳互根、气血流畅、内外互通的有机整体。

其二,人与外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内外互通。人

体内外联系互动的生命活动过程,也是人体功能活动的过程,产生着

大量的信息,发生着交流运动,形成生命活体的“功能态信息而表现

于外,从人体外可征可知。

其三,对“藏于内而“现于外的生命活体的“功能态信息进行辨

别分析的方法,蕴含和运用了现代控制论的“黑箱理论原理。

3.察“象知“藏是中医诊病的根本途径

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不以解剖学的还原分析为主,而是以整体综

合性地收集分析“藏于内、象于外,“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藏象为依

据。

察外现之“象而知内在之“藏,就是通过分辨“藏于内、形于外

的人体“功能态信息,诊病变化。依据分辨“功能态信息诊病,其实

质就是应用“生物信息学原理诊病。

4.“以常衡变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标准与参照

文档评论(0)

157****7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