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之老上海情结探析.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香港电影之老上海情结探析

?

?

香港电影之老上海情结探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大量的香港电影在演绎20世纪30年代老上海题材,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如《上海之夜》《花样年华》《倾城之恋》《长恨歌》《阮玲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上海假期》《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长恨歌》《新上海滩》等。为什么近年来老上海频频出现在香港电影中呢?香港电影和上海电影是否有什么特别渊源?上海和香港是否有相似的文化因素存在?本文拟在研究香港电影之老上海情结方面作些叙述与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香港和上海电影发展的沿承性

回眸上海电影和香港电影发展史,会发现其中有许多相似,上海和香港,是中国最早出现电影的城市,也是中国被最早摄入电影的城市。上海和香港可谓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在中国电影史上是颇为相似的姊妹城市。

香港电影的发展与上海早期电影人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1937年,上海沦陷后,一批进步的电影人撤退到香港,他们把上海电影创作传统带到了香港,给香港电影业带来了新气象。1941年初“皖南事变”中,大量上海电影人再次到香港,给香港文化注入了城市精英气质。这一时期上海电影人南迁推动了香港电影的发展。一是电影人才的流入。他们或者为了生活,或者只是作为临时避难。有著名的上海电影制片人罗明佑,导演蔡楚生、汤晓丹、司徒慧敏、孟岩,编剧古龙耕,演员胡蝶、金焰、黎莉莉、蓝马、姚萍,评论家彭砚农等。上海电影人常在这两个城市往返来回,使香港电影蓬勃发展起来。二是电影技术的引进。上海电影人不仅带来了更先进的电影设备,也带来了先进的电影拍摄技术和拍摄理念。三是电影风气的转变。更注重关注现实,对香港电影业的未来发展意义深远。

20世纪40年代后期,上海电影人再次大批南迁香港。此期分为两种情况:有些上海影人在国民党政府的白色恐怖压力下避走香港和抗战后上海有些有“附逆”罪名的电影人受排挤流亡香港。此期分为两个时间段:解放战争爆发后和解放战争胜利前后。这一时期上海电影人的南迁逐渐改变了香港电影落后状况。首先,电影人才更多元化。有电影制片人张善馄,导演朱石麟、费穆、史东山、岳枫、欧阳予倩、卜万苍、马徐维邦、陶秦、李倩萍、屠光启,演员周漩、李丽华、白光,严俊、白杨等。其次,两地交流更加频繁。从上海到香港的许多电影人,一段时间又回到上海,但囿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再回到香港扎下根来,留居香港。再次,大量资金注入香港电影业。内战使局势很不稳定,很多大陆,尤其是上海的资本家和资金涌向香港,从而推动了香港电影业的快速发展。

上海电影人几次南迁香港,继续了自己的电影事业和电影理想,香港电影业吸收了丰富的上海电影技术、电影经验,上海影人把成熟多元的电影艺术成果带到了香港。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电影大亨在香港重新运行他们的公司,像邵氏与国泰等,一时间上海吴侬软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香港电影片场。因此,香港电影在1950年后蓬勃发展,和上海电影资金、电影技术不无关系。南来的上海电影精英,和香港本地的电影人合作,使中国电影中心从上海转移到香港。

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上海,香港电影经过许多次交流,碰撞,融合,从上海影都到香港电影王国,形成了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延续性。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上海成为许多香港影片中高频率出现的一个城市。有些香港导演,亲身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上海对香港文化的影响,有些自身从上海文化中受益,很自然抓住老上海题材大放异彩。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中出现的老上海怀旧热潮也不足奇。无论是导演许鞍华,关锦鹏或王家卫,他们拍摄上海题材总是那样的执著,他们延续着“大上海”的情怀,幻想着昔日的上海梦。无论是喜剧片、文艺片、警匪片,香港电影在其发展的道路上继承了20世纪前半期上海电影的文脉。

二、上海和香港文化特质的融合性

上海和香港,有共同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历史背景。上海,香港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开埠城市,香港“割让”为准殖民地,上海有“租界”的历史,都受到过殖民文化的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一个半殖民地和多元文化混杂的城市,涵盖了东西方文化,现代与传统文化的共存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开放的上海文化。香港也一直受到西方世界文化潮流的影响。香港文化的混杂和边缘化,与老上海惊人地相似,香港和老上海的殖民消费风气也非常接近,因此,当代香港影人在香港电影中不断重现“老上海”图像:声光化电,时髦的服装,做梦的战场,冒险家的乐园,浪漫的爱情传奇,诡秘的个人发家史等,昔日的繁华梦暗合了港人的愿景。如关锦鹏电影中选择的女性形象,女主角无论是红玫瑰、白玫瑰,或王琦瑶、阮玲玉,都属于老上海典型的风情万种的现代女性。许鞍华电影借张爱玲文字,拍老上海韵致,张爱玲的女主角,主要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这种东方和西方文化的糅合,符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11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