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高考全国卷Ⅱ语文原创预测卷--古诗词(第2届双新杯新高考命题大赛)(含答案).pdfVIP

2022新高考全国卷Ⅱ语文原创预测卷--古诗词(第2届双新杯新高考命题大赛)(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届“双新”杯新高考命题大赛

2022年新高考Ⅱ卷语文原创猜题预测卷

命题人:马珊珊单位:大连金石高级中学审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何长涛工作室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范围:全部教材版本:人教版2019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官舍竹

【宋】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宋淳化二年(991年),王禹偁因徐铉雪诬,抗疏论道来为其辩解,结果受到小

人的讥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作此诗。

2量移:唐朝时期公文用语,指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赦迁距离京城较近的地区。此

处为反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是对竹子的描写。写官舍北窗边耸立的数百竿竹子,点名地点,虽不知是何人种

下,但在作者看来恰到好处,如今陪伴诗人苦吟,非常相称,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B.颔联运用了实写,表达了作者对眼前之竹无尽的赞美:春日,桃李东园争宠,竹子

却静静地独守坚贞,因为它要一直等待冰雪岁寒日,向人们昭示自己不渝的操守。

C.颈联中“拂”和“侵”两个动词,表达得生动传神。让竹叶的萧萧声和青青的影姿

介入了诗人的生活。闲暇之余,抚琴敲棋,清风徐至。物我同趣,和谐一致。

D.尾联是诗人对今后处境的设想,既具有骚人风致,同时照应了颔联中“独守孤贞待

岁寒”,语浅意深。

2.郑板桥《竹石》有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

东南西北风。”本诗中的竹与《竹石》中的竹,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6分)

变式训练1

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简要赏析。(6分)

第二届“双新”杯新高考命题大赛

2022年新高考Ⅱ卷语文原创猜题预测卷

命题人:马珊珊单位:大连金石高级中学审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何长涛工作室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范围:全部教材版本:人教版2019版

1.解析:B.”实写“错误,颔联是作者的想象,想象竹在春日里默然挺立,与百花的与

众不同。此外,由尾联对句”今冬雪里看“可知,此时应是冬季,不是春季。

命题思路:本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细节处理,难度适中。A选项考查学生对语境的

理解能力,着重分析意象、意境的作用。B.选项考查的是表达技巧,要求学生对细节把

握,正所谓“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古诗也是如此,应结合整体进行分析,

侧重点明确。C.选项考查的是炼字部分相应的知识点,结合语境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

还有就是景与情的关系。)D.考查的是语言风格和结构技巧,应结合前后文看。

2.解析:1.对比。本诗中的竹“不随妖艳”,“独守孤贞”,不怕严寒,与百花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实际上表现了作者的气节,借物喻人,以竹的孤高清傲比喻自己的操守,

贞洁不渝,资质天然;(2分)2.想象(虚写)。哪怕被贬到更加偏远的地方去,今年的

冬天我还能看到你高洁的身影。作者以想象作结,想象未来可能面对的艰难的场景,体

现了内心的坚守。(2分)

《竹石》:白描。通过对竹子生长环境进行描写,“立根原在破岩中”,一个“破”字,

写出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照应了上文的“咬定青

山不放松”,又表现出竹不畏艰辛,与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是作者高尚人格的

化身。(2分)

(或者“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

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命题思路:首先,这两首诗同为咏物诗,作者都是在借物喻人,借竹的正直,坚韧,无

畏,与逆境抗争,表达那种从容,洒脱,对高尚人格的坚守。因此学生在分析之时应从

咏物诗的特点入手,由概括自然属性到分析社会属性,明确手法,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者情感。其次,以往不同的是,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66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