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乳品行业分析--第1页
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乳品行业分析
摘要: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爆发,给中国乳制品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产业
发展环境的因素无疑是导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的重要诱因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
中美乳品行业的比较分析,来探究两国乳品行业产业链的各自不同生态,并提出理
顺中国乳业产业链的建议。
关键词:乳品行业;三鹿事件;中美比较分析
1三聚氰胺事件
2008年9月11日,三鹿婴幼儿奶粉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三鹿集团开始召回
产品。9月17日,22家企业69批次的婴儿奶粉查出含三聚氰胺。9月18日,公布
了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蒙牛、伊利、光明液态奶均被涉及含有三
聚氰胺。9月19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告,从即日起,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
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三鹿奶粉事件广泛引发了国人对中国乳业乃至食品工
业的质量安全担忧和企业诚信危机。下文将对比分析中美两国乳品行业的产业链
情况,分析的侧重点是产业链的底部,即原料奶的生产和采购部分。
2中国乳品行业发展情况
乳业在中国是朝阳产业,十五年来保持持续增长,近几年在液态奶崛起的带动
下更是爆发性增长。1998—2003年,乳品销售额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液体奶
的销售增长率达到25%。目前,国内乳品消费的人口约有2亿人,经常性购买人口
不到1亿,中国乳品消费量将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年人均
乳制品消费量很小,只有8公斤左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0公斤)。即使与曾
经和中国人有相似饮食习惯的日本、韩国等地区比(60公斤以上),中国的乳品消
费仍属于低水平。按照中国社会发展目标,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那时的经济
发展水平应能达到或超过韩国等地区目前的水平,也就是说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
能达到60公斤左右,折合年复合增长率11.8%,增长潜力非常可观。
中国的乳品行业发展迅速,具有很大成长空间。近10年来,我国乳品消费量以
年均超过14%的速度增长,目前人均已达到25公斤。但这个消费水平与世界水平
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这也预示着未来中国乳品市场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乳品行业分析--第1页
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乳品行业分析--第2页
政府对乳品消费的倡导,高收入群体的不断增加,消费者饮食都市化的倾向,
都是中国乳品需求量不断提高的动因。世界范围内的乳品需求增长也将带动中
国乳品业的发展。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对乳品消费观念的转变,推动乳
品的消费者人数逐年增加,乳品消费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乳业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已成为世界乳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但是,目前成规模的消费市场还远未成形。在中国,还有许多人还没有喝牛奶、
酸奶等乳制品的习惯;尤其是农村市场还远没有打开,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因经济
条件所限消费不起;而消费习惯的培养也还需要一个过程。
由表1可见,中国乳品行业从2005年到2007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复合增
长率达到16.79%。这证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中国居民对乳制品的需
求不断上升。但到了2008年,产量增速明显放缓而年销量甚至出现了小幅下滑。
从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乳品业产销量在2008年之初仍呈现一幅加速上
涨的繁荣趋势,但从三季度下旬起就已经由于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而在2008年
四季度受到三聚氰胺事件影响更是大幅下降,相比前一季度产销量下降幅度分别
高达16.8%和19.3%。由此,笔者认为2009年中国乳业的恢复速度存在不确定性,
我们预计随着国家一系列配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