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步测试题.pdf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步测试题.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步测试题--第1页

5“”

第课甲午中日战争与与瓜分中国狂

潮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某年,英国伦敦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描绘了日本人的形象。分

析下图,该新闻事件应该是(A)

A.甲午中日战争B.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D.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题干中的漫画描绘了日本

人的形象。B、D两场战争日本未参与,C是中国国内的改革运动,排除B、C、

D,故选A。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

(C)

A.率军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

B.坚持禁烟,领导虎门销烟

C.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D.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完成任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

海海面,遭到日本联合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

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邓世昌

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3.(2019·青岛为明学校月考)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首开了屠杀中国平民的先

河。美国纽约《世界报》记者克利尔曼在《日军残杀记》中写道:“在那里

进行了整整四天的大屠杀,以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后全市只剩下了为掩

埋他人尸骨而留下的三十六人!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顷刻间成了日军刀下的冤

魂,天地在腥风血雨中颤抖。”材料中的“那里”是指(D)

A.威海卫B.黄海大东沟

C.南京D.旅顺

第1页/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步测试题--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步测试题--第2页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军”“大屠杀”判断是旅顺。

4.如图是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反映了(A)

A.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

B.甲午战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

C.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

D.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图片反映清政府盲目自大,不知中

日之间的经济差距。因此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中国战败原因在于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而日本是资本主义经济,故选A。

【拓展延伸】《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危害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就意味着列强对华由商品输

出为主转为了资本输出为主,列强的货物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进行生产,节约

了大量的成本,使货物以更低廉的价格、更庞大的数量流入中国市场,在与外

文档评论(0)

130****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