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周翠英教授治疗硬皮病经验--第1页
周翠英教授治疗硬皮病经验
张超,李大可
周翠英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带教指导老师,山
东省老中医药专家,任中国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
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内科风湿免疫专业对硬
皮病研究四十余载,临床实践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强调运用活血化瘀
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硬皮病是一种以局灶性或弥漫性皮肤变硬和增厚为主要特征,也
可损害血管及内脏的结缔组织病。西医学治疗硬皮病的药物较多,包
括血管活性药物、阻止纤维化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但大多缺乏循证
医学证据。笔者师从周翠英教授学习,现将其治疗硬皮病的经验总结
如下。
1病因病机
中医学并未提及硬皮病,“皮痹”是现代医家根据硬皮病的临床
表现特点并结合文献的记载,且得到大多数医家认同的中医病名。周
翠英教授临床发现,患者发病前有感受风寒或遭雨淋经历,随着病程
的迁延,正气渐耗,邪气深入脏腑,出现口干、噎膈、腹痛、腹胀、
憋闷等脏腑痹的临床表现,与“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入舍于府藏
也。”(《素问·皮部论》)“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
合也。”(《素问·痹论》)在《黄帝内经》中的论述相符合。因此,
皮痹由外感与内伤两大病因相互作用所致。
周翠英教授认为,皮痹初发多因外邪侵袭体表,如《素问·痹痛篇》
周翠英教授治疗硬皮病经验--第1页
周翠英教授治疗硬皮病经验--第2页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言,风寒湿邪气相互杂合客居人
体。周翠英教授认为,热邪也可独自或伴随风邪、湿邪客于机体,并
根据“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
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提出本病也因先天禀赋不足,肺脾肾三
脏亏虚,气血不足,人体易于遭受邪气侵害;同时,周翠英教授注重
患者的情绪变化,特别是久病之人,常因情志失调,内伤肝脾,产生
气血凝滞不畅;或劳欲损伤,劳伤肝肺脾肾,杂合外感风、寒、湿、
热等邪气侵袭机体,逐渐导致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血脉煎灼、凝涩、
妄动等病机相互杂合;或集聚于机体局部,或弥漫于全身,病位不定,
病行多变,导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形成,使皮肤、肌肉失荣而
形成本病。同时,西医学也证实,硬皮病患者微循环灌注障碍,血液
滞行使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造成小血管损伤诱发炎症和自身免疫反
应,促进纤维化的发生。根据皮痹临床转归特点及《金匮要略》中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
不营,故为不仁”,周翠英教授认为,瘀血在皮痹的病程中既是自始
至终的病理基础,又是一种病理产物。
2治则治法
周翠英教授认为,对硬皮病的辨证既要重视疾病皮肤“肿、硬、
萎”的特点,又要从疾病的整体出发,认清皮痹病性为“本虚标实”
本质。预防内脏症状出现的基础是及早诊治,根据皮痹的临床特点运
用健脾温肾、疏肝宣肺等治法治本,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活血化瘀
等法治标来改善疾病的症状,其中当以“活血化瘀”为贯穿皮痹疾病
自始至终的治疗大法。
3方药探讨
3.1辨证论治
周翠英教授治疗硬皮病经验--第2页
周翠英教授治疗硬皮病经验--第3页
3.1.1肾阳不足证症见:初起皮肤肿胀,继而皮肤变硬,渐渐
塌陷。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四肢尤甚,毛发稀疏,小便清长,大便
稀溏。舌质淡嫩,脉沉细。治法:温阳散寒,扶助肾气。给予阳和汤
加减,处方:鹿角胶3~9g、肉桂3~6g、熟地黄20~30g、生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