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OrganizationalBehavior
课程代码
2015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
学分
3
学时
54
主讲教师
修订日期
2023.9
指定教材
主编,《组织行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这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的知识,从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三个层面来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必威体育精装版学术成果的配合,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认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使学生既具备人文精神,又具有科学素养。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熟悉组织行为学相关基本概念和原理
1.1了解组织行为学相关概念
1.2掌握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与方法
课程目标2:从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面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实践奠定基础
2.1了解个体层面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并能应用于实践
2.2了解群体层面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并能应用于实践
2.3了解组织层面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并能应用于实践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1
1.1
组织行为学相关概念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相关概念和研究内容及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问题和实际工作能力。
1.2
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相关概念和研究内容及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问题和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目标2
2.1
个体层面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分别从个体差异、知觉差异、工作态度、情绪、激励方面理解和管理个体心理与行为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相关概念和研究内容及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问题和实际工作能力。
2.2
群体层面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分别从团队、沟通、冲突等方面了解和管理群体的心理和行为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相关概念和研究内容及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问题和实际工作能力。
2.3
组织层面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分别从组织结构和变革、组织文化等方面了解和管理组织的心理和行为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相关概念和研究内容及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问题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1.教学目标:(1)理解组织行为学概念和内容;(2)了解组织行为学发展历程;(3)掌握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
2.教学重难点:(1)组织行为学概念和内容;(2)组织行为学发展历程;(3)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
3.教学内容:(1)组织行为学概念和内容;(2)组织行为学发展历程;(3)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
4.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比较、案例。
5.教学评价:思考组织行为学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价值。
第二章个体差异
1.教学目标:(1)了解个性理论和行为;(2)了解能力理论和行为;(3)了解价值观理论和行为。
2.教学重难点:(1)个体行为受到哪些因素影响?(2)个体行为的理解对管理者的启示
3.教学内容:(1)个性理论和行为;(2)能力理论和行为;(3)了解价值观理论和行为。
4.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比较、举例分析。
5.教学评价:利用“大五”模型测试一下你自己的人格特征,分析结果并讨论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
第三章工作态度和行为
1.教学目标:(1)掌握态度的含义和构成;(2)了解典型的工作态度;(3)了解典型工作行为
2.教学重难点:(1)态度的含义和构成;(2)典型工作态度和行为。
3.教学内容:(1)态度的含义和构成;(2)典型的工作态度;(3)典型工作行为
4.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比较、举例。
5.教学评价:小组讨论“如何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和组织承诺?”
第四章知觉和归因
1.教学目标:(1)理解知觉和社会知觉偏差;(2)掌握归因理论和偏差(3)理解个体决策的过程和偏差。
2.教学重难点:(1)社会知觉偏差和归因偏差;(2)个体决策偏差。
3.教学内容:(1)理解知觉和社会知觉偏差;(2)掌握归因理论和偏差(3)理解个体决策的过程和偏差。
4.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比较、案例分析。
5.教学评价:小组讨论“决策过程中可能有哪些偏差?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决策质量”
第五章激励
1.教学目标:(1)理解激励的含义和过程;(2)掌握激励理论;(3)掌握激励理论的应用。
2.教学重难点:(1)内容型激励理论及其应用;(2)过程型激励理论及其应用;(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3.教学内容:(1)激励的含义和过程;(2)激励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农村宅基地审批申请书范文.docx
-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docx
- 初中段考试题分析表.docx
-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docx
- 健康管理师理论题库.docx
- 研究读后心得.docx
- 意见建议反馈表模板.docx
- 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大纲.docx
- 工法培训课件.pptx
- 主体工程防水质量责任与落实.docx
- 计及电动汽车移动储能动态电价的微电网优化调度研究及解决方案.pdf
- 浅谈电动汽车充电桩绝缘智能化自检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pdf
- 浅谈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布局方案评价方法.pdf
- 浅谈基于弹性响应的电动汽车快充电价定价策略 汽车充电桩有序充电.pdf
- 浅谈光储充一体化社区的有序充电策略及解决方案.pdf
- 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系统性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pptx
- 中国膀胱癌保膀胱治疗多学科诊治协作共识(2022版).pptx
- 成人心血管外科手术体外循环患者血液管理指南.pptx
- 下尿路修复重建移植物应用规范中国专家共识.pptx
- 中国儿童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2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