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安康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
对策建议
?
?
论文导读::安康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分析。安康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
论文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调查研究,对策建议
?
一、安康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
安康市辖9县1区,209个乡镇。全市总面积23529平方公里,山地面积21764平方公里,占92.5%。2004年末总人口29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50万人,城镇人口44万人。全市17-50岁农村适龄劳动力154.7万人,剩余劳动力73万人。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50.1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3.65万人,增长37.4%,外出从业人员占乡村劳动力资源的35.33%。近5年,全市累计劳务输出93.8万人次,实现36亿元。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额的60%来自外出务工。2005年劳务输出工作又有新发展,劳务输出规模达到45.5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17.2万人,组织培训11.6万人对策建议,实现就收入18亿元。
劳务输出成为安康农民增收、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2、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分析
近年来,围绕做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市县两级农业、劳动保障、统计等部门先后多次组织专题调研,采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归纳历次调查的问卷调查情况,安康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劳动力转移主要流向省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
(一)60%的外出从业人员在东部地区务工
目前城乡及地区依然存在很大差别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方向是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由农村向城市流动。从流向来看,主要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据统计全国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的70%流向东部地区,安康转移的劳动力中流向东部地区为60.61%,中部地区为12.15%,西部地区为27.24%,具体情况见表一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表一:安康市外出从业人员地域构成(%)
?
?
?
2005年上半年
2004年
2003年
1、东部地区
60.95
60.61
59.82
2、中部地区
19.82
12.15
11.61
3、西部地区
19.23
27.24
28.57
(二)74%的人员流向省外
由于安康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西部贫困山区,故农业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流动距离相对较远,2004年外出劳动力中跨省流动(离开本省到外省务工)的农民工占外出务工农民工的74.3%,跨省流动的比例比全国高23.3个百分点,比西部平均值高20.8个百分点。
(三)七成以上外出从业人员在县级以上城市务工
从外出从业人员务工的地点看,2005年上半年在县级以上的城市务工的人员占71.9%。其中:在直辖市的占5.92%;在省会城市的占17.9%;在城级市的占35.8%;在县级市的占12.28%。
表二:安康市外出人员外出地域构成(%)
?
?
?
2005年上半年
2004年
2003年
1、直辖市
5.92
4.89
6.25
2、省会城市
17.9
16.48
19.11
3、地区级城市
35.8
34.36
37.14
4、县级市
12.28
20.81
15.18
5、建制镇
14.2
10.34
9.64
6、其他地区
13.9
13.12
12.68
第二,劳动力转移中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
2004年外出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小学占29.89%,初中占56.56%,高中以上占11.9%分别比2003年增长3.5、3.7和0.3个百分点,外出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
表三:安康市外出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构成(比重%)
?
?
?
2004年
2003年
不识字
1.65
2.14
小学
29.89
33.39
初中
56.56
52.86
高中
8.26
7.68
大专
2.79
3.21
大专以上
0.85
0.72
第三,外出务工劳动力主要依靠地缘、亲缘关系来启动和展开
劳动社会保障部所做的一项调查发现,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多数是通过居住在其它地区的亲友或者较早外出打工的同乡、亲友提供帮助进入某一地区的,还有一部分属于没有经过任何个人或机构组织介绍独自外出寻求就业机会。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中,通过政府组织和中介组织介绍的分别占1.82%和2.93%,其他95.25%的外出从业人员是经老乡亲友的介绍或带领下外出务工。
第四,转移后的劳动力大多在制造、采矿等市场经济主导的部门就业
从劳动力就业部门来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和商业餐饮是转移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以2004年为例,2004年安康地区外出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34.22%(比全国高3.92个百分点);其次是采矿业,占20.11%(比全国高18.31个百分点);建筑业占9.76%(比全国低9.4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业占8.38%(比全国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