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良渚文化动态演变研究.docx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良渚文化动态演变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良渚文化动态演变研究

?

?

吴丹+赵江

摘要:本文针对复杂网络下良渚文化由盛到衰的演化发展进行建模研究,根据复杂网络理论、传播动力学理论分别构建SIR模型和SIS模型,从良渚文化个体信息传播行为与态度演化两方面研究了在复杂网络下的良渚文化演进和传播规律,根据模型参数随时间步的变化,阐明了良渚文化变迁内在和外在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复杂网络文化演化传播动力学良渚文化

一、引言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一支重要的原始文化,是以出土大量的精美玉器、石器和黑陶工艺为特征的史前文化,距今约5300年—4000年[1]。良渚文化涵盖的空间范围广阔,包括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3.6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北至苏北鲁南地区,南至浙江的宁绍平原,东及太平洋西海岸的舟山群岛,西达皖赣境内都属于良渚文化的范畴。良渚文化的兴起缘于浙江地域文化数百年的能量蓄积[2]。其间,由于社会复杂化程度较低,以稻作农业为重心的良渚经济释放出来的能量远远高于社会消耗的能量,使良渚文化发展达到顶峰[3]。由于良渚所在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良渚文化和周边文明的交集逐渐减少,在历史上封闭发展环境中,良渚文化由顶峰逐渐走向衰退。由此可见,良渚文化由“盛”到“衰”的演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一变化的内在原因一直是良渚文化研究的重点所在[4]。中华文明的曙光源自良渚,良渚遗址群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见证。2016年,良渚文化将正式申遗。因此,对良渚文化兴衰的探究是对中国文明发展史的深层次剖析。实际上,良渚文化所在地——良渚区域通过古良渚居民的相互协作和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系统。该社会网络系统的文化传播符合复杂网络的传播规律。

二、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

近年来,随着复杂网络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社会网络。复杂网络指的是由数量巨大的节点和节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的网络结构。1998年,Watts和Strogatz[5]首先提出了WS复杂网络模型。1999年,Barabasi和Albert[6]提出了BA复杂网络模型。随着复杂网络研究的深入,复杂网络的应用渐渐备受关注,已经逐渐应用到疾病传播模型、谣言传播、利用复杂网络的知识控制系统同步等[7]。随后,关于复杂网络的研究从数学、物理领域逐步渗透到经济、文化等多个不同领域,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解读复杂网络的特征和现实意义。如通过对这些在线SNS网络用户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这些用户关系网络具有典型的复杂网络特征:无标度、小世界性、聚集系数高[8]。复杂网络已经成为有效地描述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将良渚文化所在的社会区域作为整体进行研究,而这一社会整体符合复杂网络的特征,即无标度、一定的小世界性(以良渚地域为小世界)、高聚集性。因此,通过复杂网络理论能够更有效阐明良渚文化由兴到衰的变迁过程。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浙江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浙江区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识,良渚文化的演进对杭州乃至浙江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必要深刻理解良渚文化的传播机理和规律,特别是良渚文化的演进机理,这对当前加强杭州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历史文化具有特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文所要解决的文化传播学问题:(1)良渚文化的文化传播规律是什么?(2)良渚文化由盛到衰的内在和外在原因是什么?这对当前浙江历史文化传承究竟有何启示?

三、传播动力学理论和复杂网络建模

复杂网络是具有复杂拓扑结构和动力学行为的大规模网络,通过不同节点相互连接构成。文化传播的基本对象是动力学模型在不同网络上的个体节点间的联系。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故对文化的发展和研究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通过在人群中做实验的方式获得数据,相关数据和资料从已有报告和记录中获得,而文化的相关特征数据往往不充分,并且很难根据这些数据确定参数并进行量化分析以研究其传播特性。因此,通过合理的网络模型阐述数据,并进行理论研究是当前传播动力学的重要手段。

当前研究发现,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很大程度地影响复杂网络的传播行为[9]。Pastor-Satorras和Vespignari等建立了无标度复杂网络中的病毒扩散模型,并分析了病毒传播的特性[10]。LowellRed和WadeHamptonFrost首次提出SIR(Susceptible/Infected/Removed)模型[11],其中,S态表示易感态,表示该状体的节点易被感染;一种是I态,表示感染态,可以感染其他为S态的个体;R态为移除态,表示该节点从I态恢复为R态,并且不会转变为I态或S态。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SIR模型和SIS模型[12]分别阐述文化的传播机理。

否则,文化将会从网络中呈指数逐渐衰减,不能

文档评论(0)

151****82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