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大学生就业观的比较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中日大学生就业观的比较研究

?

?

王紫玉杨柏宏

摘要:随着中日两国之间交流的日渐加深,两国文化观念差异也体现了出来。本文以两国青年就业情况的严峻形势为背景,比较两国大学生的就业观。首先,以中日两国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两国大学生就业观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此基础上研究中日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理想月收入;就业地区;跳槽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日青年的就业观也发生了变化。本论文以中国大连各大学以及日本秋田大学和神户亲和女子大学的各一百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中日大学生就业观形成原因。

中日大学生就业观的相同点

月工资期望过高

53%的中国大学毕业生期待月收入为五千以上,但是,根据必威体育精装版的工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大连的平均月收入水平并没有大学生期望的那么高。26%的人月薪为2000~3000元,21.1%的人月薪为3000~4000元。

据2017年厚生劳动省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的大学毕业生每月的平均收入为20.61万日元。期望月收入在24万日元的占50%之多,日本大学毕业生也对月收入期望过高。

希望就职于外企或合资企业

中国大学生对进入外企或合资企业工作有很强的意愿,日本学生也对外资企业的好感度很高,外资企业在就职市场中越来越有人气。

相同就业观的形成原因

对社会的认识不深刻

大学生因为从小就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很少有打工的机会,对企业和就职没有很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校方面也欠缺就业指导。既没接受过就业指导,又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无法直面就职的各种困难。

向往外资企业

根据调查结果对比后发现,想进入外企就职的人数在逐渐增加,在外企可以获得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是大学生想进入外企就职的原因。在这个时代,不停地丰富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外企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较之国企更为自由开放,追求外企的能力至上的评定标准和自由的企业文化已经在年轻人中成为一种时尚。

中日大学生就业观的不同点

对就业形势持不同的态度

今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1%,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半年内就辞职了。虽然毕业后找到工作并不难,但若想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就非常困难。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8%,在毕业季,一个人能同時收到多家企业的内诺。

就业目的不同

上表中的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都是以赚钱为目的而工作,日本青年则认为通过工作来充实生活也很重要。日本大学生基本把金钱和自己的生活内容放在了同样的高度上,而中国大学生则更偏向于“证明自己的实力”。

就业观不同点的形成原因

中日的就业形势不同

中国现阶段处于“后危机时代”。经济的发展逐渐缓和下来,对人才的需要也在减少。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巨大,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公司的用人标准也影响着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观。中国的某些企业不仅把学历和个人能力作为选拔标准,更是以性别和外表来衡量求职者。

日本政府为了减少经济危机对就业的不良影响,完善了保护职工权益的法律,员工可以安心地在企业里工作,逐渐增加的海外就业机会也减轻了日本国内的就业压力。调查结果显示,日本的大学生对就业并没有很强的不安,相反他们对求职抱有很乐观的心态。

“金钱至上”的中国和“宽松世代”的日本

中国的年轻人是在思想刚刚解放、网络盛行的时代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因为这个缘故,年轻人的思想很开放活跃。现在网上盛行着金钱至上主义,也有很多年轻人把钱作为唯一的追求。与此同时,金钱主义也反过来激励了中国大学生去努力奋斗。

而25岁左右的日本人被称为在“宽松世代”理念下成长起来的人,在“宽松世代”期间,日本年轻人的就业观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小的时候接受过个性教育和兴趣教育的日本大学生并不会执着地想进入大企业就职,而是更想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除此之外,日本大学生对创业也有很高的热情。

结语

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同属亚洲文化,这两国同样是人口大国。在两国羁绊加深的背景下,希望通过对中日大学生就业观的比较研究,能够对两国企业的跨国招聘起到促进作用。

基金项目:2018年度大连民族大学校级创新训练项目“中日大学生择业观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812026440)

(作者王紫玉单位:大连民族大学;杨柏宏单位: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谷晶.中日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2]谷内篤博.大学生の職業意識とキャリア教育[D].勁草書房,2005.

南方企业家2018年9期

南方企业家的其它文章

日语教育改革中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保险企业风险管理刍议

论个体知识吸收能力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

浙江红蜻蜓鞋业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探

论电力企业成本管理会计模式的创新选择与应用

?

-全文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08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