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不同乙肝治疗方法对抗结核治疗中的肝功保护作用
?
?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乙肝治疗方法对抗结核治疗中的肝功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在2011年2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乙肝合并抗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成两组。葡醛内酯组、联苯双酯组两组各纳入患者42例,均给予2HREZ/7HRE方案治疗,在强化治疗时给予药物保肝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均为26.19%、各类症状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保肝药物后3个月,联苯双酯组ALT水平高于葡醛内酯组,联苯双酯组与葡醛内酯组ALT水平高于抗结核治疗前、服用保肝药物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强化治疗时给予葡醛内酯,有助于减轻肝损伤。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结核治疗肝功能保护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与结核病(Tuberculosis,TB)均为临床常见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高达10%~11%,乙肝是肝硬化、肝癌高危风险因素,严重影响人口素质[1]。我国结核分歧杆菌(M.tuberculosis,MTB)携带率超5亿人,结核病患者约500万人,年发病130万例,年死亡约为13万例[2]。乙肝与结核病防控形势均不容乐观,合并乙肝与结核病患者并不少见,抗结核药物多具有较强的肝损害作用,直接治疗乙肝治疗风险,如何在乙肝合并结核病患者开展抗结核治好了过程中进行肝保护一直是临床难题。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1年2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乙肝合并抗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2例、女22例,年龄28~55岁、平均(44.3±7.2)岁。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临床确诊,合并乙肝、肺结核病;②年龄≥25岁、65岁;③知情同意;④未合并肝纤维化、肝胆总管结石等其它类型肝胆疾病;⑤无药物禁忌;⑦未合并其它类型严重器质性、系统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均给予抗结核治疗,据患者意愿,采用随机插入法将患者分为葡醛内酯组、联苯双酯组两组各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结核治疗,采用2HREZ/7HRE方案治疗。异烟肼0.3gqd+利福平0.45gqd+乙胺丁醇0.75gqd+吡嗪酰胺1.5gqd。若肝炎病情较长,可减少药物剂量,密切相关药物不良反应。2个月后进入强化治疗,需入院治疗。葡醛内酯组:患者在强化治疗时,给予葡醛内酯,2-4片/次,3次/d。联苯双酯组:在强化治疗时,给予联苯双酯,1片/次,2次/d。初始治疗时,每个2周检测1次肝功能,强化治疗时,每隔1周检测1次肝功能。
1.3观察指标
治疗6个月内,肝损伤发生率,不同时间段ALT水平。纳差、肝区不适或疼痛、乏力、恶心、呕吐、黄疸、腹胀出现例。
1.4诊断标准
肝损伤诊断标准:服药后出息恩临床症状与体征,如恶心、乏力、肝区疼痛、不适、发热等,停药后可显著改善。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EXCELL录入,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若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若不服从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若组间比较采用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状与体征出现例
两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各类症状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肝功能指标
联苯双酯组与葡醛内酯组抗结核治疗前、服用保肝药物前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保肝药物后3个月,联苯双酯组ALT水平高于葡醛内酯组,联苯双酯组与葡醛内酯组ALT水平高于抗结核治疗前、服用保肝药物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联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仍为治疗结核病首选方案,一般来说在落实方案时,需考虑肝损伤危险因素,女性、高龄、营养不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肝病、嗜酒等均为危险因素,目前抗结核方案肝病毒风险预测尚无统一定论[3]。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抗结核治疗时,药物性肝损伤风险会大大增加。临床上常据肝功能损害程度调整方案,并加强监护,以预防控制肝损害,同时对于合并病毒性肝炎者,建议采用药物保肝治疗肝炎。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联苯双酯、葡醛内酯保肛治疗肝炎,结果显示ALT得到控制,用药后开始下降,其中葡醛内酯组降幅更为显著。目前,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毒性加重机制尚不清楚,故不推荐同时给予抗肝病毒治疗方案,此外临床上也不建议在初始治疗时,即预防性给予保肝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乙肝合并抗结核患者,给予抗结核治疗时,宜给予保肝药物控制乙肝、预防减轻肝损伤,首选葡醛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