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唐雎不辱使命》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 (解析版)-备战2025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统编版).docxVIP

专题10 《唐雎不辱使命》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 (解析版)-备战2025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统编版).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雎不辱使命》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解析版)

【2024·广东深圳·三模】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有删减)

【乙】

富弼①奉王命使契丹,往见契丹主。契丹主曰:“群臣请举兵而南,吾以谓不若遣使求地,求而不获,举兵未晚也。”弼曰:“北朝②与中国通好,则人主专③其利,而臣下无所获;若用兵,则利归臣下,而人主任④其祸。故劝用兵者,皆为身谋耳。”契丹主惊曰:“何谓也?”弼曰:“晋高祖⑤欺天叛君,末帝昏乱,上下离叛,故契丹全师独克,然壮士健马物故⑥大半。今中国提封万里精兵百万法令修明上下一心,北朝欲用兵,能保其必胜乎?就使其胜,所亡士马,群臣当之欤,抑人主当之欤?若通好不绝,岁币尽归人主,群臣何利焉?”契丹主大悟,首肯⑦者久之。

(节选自《宋史?富弼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富弼:北宋名相,文学家。②北朝:指契丹。③专:个人专有。④任:承担。下文的“当”亦同。⑤晋高祖:指后晋皇帝石敬瑭,在契丹支持下称帝,后为契丹所灭。⑥故:人死亡,引申为失去,丢失。⑦首肯:点头表示同意。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亦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

B.岁币尽归人主/女有归

C.富弼奉王命使契丹/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故契丹全师独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②故劝用兵者,皆为身谋耳。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对秦王“怫然怒”到“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变化过程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秦王前倨后恭、贪生怕死、外强中干的性格特点。

B.【乙】文“今中国/提封万里精兵/百万法令修明/上下一心”,断句正确。

C.两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人物形象,把人物放在充满矛盾、紧张激烈的外交场面中来刻画。

D.【甲】文中的“长跪而谢”,【乙】文中的“首肯者久之”都表明两位外交家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4.同样是出使他国,同样是面对君王,唐雎和富弼的应对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案】

1.C

2.(1)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

(2)因此劝你用兵的人,都是为了给自己谋利罢了。

3.B

4.甲文中唐雎面对“天子之怒”正义凛然,针锋相对,誓死维护国土;乙文中富弼从对方的角度分析利弊、晓以利害,让契丹主认同自己的观点。

【解析】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光着/只,仅仅;

B.归属/女子出嫁;

C.出使/出使;

D.所以/原来;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注意:

(1)怀:内心怀有。怒:愤怒。未发:尚未发作、表现出来。休:吉祥的征兆。祲:不祥的征兆。降于天:从上天降下来。

(2)故:所以,因此。劝:鼓励,怂恿。用兵:使用武力。皆:都。为身谋:为自己考虑,谋划。耳:罢了。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文言文断句。

B.句意:现在的中国,疆域辽阔,有百万精兵,法令严明,上下一心。

“今中国”为时间状语和主语,应该单独断开。“提封万里”和“精兵百万”为并列的名词性短语,描述中国的疆域和兵力,各自应断开。“法令修明”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说明中国的法令严明,应单独断开。“上下一心”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说明中国的上下一心,应单独断开。

据此断句为:今中国/提封万里/精兵百万/法令修明/上下一心,故选项中断句有误。

故选B。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根据甲文第①段“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可知,唐雎在面对秦王的威胁和恐吓时,采取了直接、强硬且勇敢的方式。他先是质疑秦王的“天子之怒”,然后用历史上的“布衣之怒”进行反驳,列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人的事迹,强调士人的愤怒和力量。唐雎的言辞充满了对秦王的威胁和警告,他敢于直接面对秦王的权威,甚至不惜以死相拼,最终迫使秦王屈服。

富弼则采取了更为委婉和间接的方式。根据乙文“北朝与中国通好,则人主专其利,而臣下无所获;若用兵,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