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青葙”药用变迁史(赏本草美图).pdfVIP

你不知道的“青葙”药用变迁史(赏本草美图).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不知道的“青葙”药用变迁史(赏本草美图)

中医书友会第96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付帮泽

I导读:青葙,从用茎叶清热祛风杀虫,到用种子清肝热明目,经

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了解这一过程,在历代名家的本草中去品

味中药,到大自然中观察体认中药,在临床中使用中药,别有一番风

味。

你所不知道的中药:青葙的药用变迁史

青葙在南方很常见,我在北京还是第一次见到,就长在国医堂大

门口。

它是一味古老的中药,苋科植物,种子叫“青葙子”,在《神农

本草经》中即有记载:“青葙,一名草蒿,一名萋蒿。味苦,微寒,

无毒。治邪气,皮肤中热,风搔身痒,杀三虫。子,名草决明,治唇

口青。生平谷道旁。”可见,当时主要是用茎叶,功效主要是清热祛

风杀虫,而对后世主要使用的部位——种子,记录则很简略。

从用茎叶清热祛风杀虫,到用种子清肝热明目

与《神农本草经》时代(主要用全草,偏于治疗皮肤病)不同的

是,后世主要用其种子治眼病。2010年版《药典》记载的青葙子功效

为:清肝泻火,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目生翳膜,视物昏花,肝

火眩晕。

这一变化,大概起自唐代甄权,在其《药性论》中说:“治肝脏

热毒冲眼,赤障、青盲、翳肿……”《日华子本草》则提出青葙可以

“益脑髓,明耳目”。两本书的功效均涉及到眼病,但一是补,一是

泄,作用相反。

宋代的寇宗奭在他的《本草衍义》中还专门讨论了青葙子治眼病

这一问题,说那时候的人用青葙子治疗眼病,与《神农本草经》的本

义不符。他说:“青葙子,《经》中并不言治眼,《药性论》始言

之……今人多用治眼,殊不与《经》意相当。”寇宗奭的话也从另侧面

反映了唐代提出的青葙子治眼疾的观点逐步影响到了临床。

这一情况在明代得到了延续,如陈嘉谟《本草蒙筌》说青葙子

“多治眼科”,并且在编排顺序上,青葙子排在前,茎叶排在后。因

为《本经》中有“草决明”的别名,陈嘉谟还提出勿混淆青葙子与决

明子。

他说:“《本经》款内载曰:子名草决明,意谓功专治眼,特假

别名以美之,非真为决明子也。若以为然,则原揭诸简端,何不直书

而但曰青葙子乎?正犹沙参一名知母,龙眼一名益智,名同而实异也。

且别条所载决明子药,粒状稍大,主治尤优。世医弗明,或偏执一,

不免得此失彼,大辜药味之能矣。幸而此曰草决明,彼曰决明子。两

名虽一,上下字差略,此分别不同,读者不可不识也。”

李时珍作为明代前中药理论之集大成者,也注意到了青葙子的药

性主治变化,而且基于中医理论对这一功效进行了分析,还用临床进

行佐证。

他在《本草纲目》里说:“青葙子治眼,与决明子、苋实同功,

《本经》虽不言治眼,而云一名草决明,主唇口青,则其明目之功可

知矣。目者肝之窍,唇口青者,足厥阴经之证;古方除热亦多用之,

青葙子之为厥阴药,又可知矣,况用之治目,往往有验,尤可征。”

肝开窍于木,肝色青,李时珍纯熟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来解释药理药效,

合乎法度,这种分析范式值得我们今人学习。

其后的医家一般都承袭李时珍的观点,从肝来认识青葙子。到民

国时期的张山雷则将青葙与鸡冠花合为一条进行论述,并进一步阐释

了《本经》中所谓“唇口青”的机理。他说:“然治唇口青,即厥阴

肝经郁热气滞之证,非肝肾虚寒之唇口变色也,苦寒滑利,善涤郁热,

故目科风热、肝火诸证统以治之。”张山雷的补充非常到位。

明代以后,青葙茎叶的临床使用逐渐弱化,而青葙子的功效日渐

普及,有的体量较小的本草甚至只记录青葙子而不记录茎叶。如清·汪

昂《本草备要》说:“青葙子,味苦微寒,入厥阴(肝),祛风热,

镇肝明目,治青盲障翳,虫疥恶疮,瞳子散大者忌服(能助相火)。”

黄宫绣《本草求真》也未列青葙的茎叶。

实际上,古人对中药功效的认识和药用部位是随着时间在变化的,

我们不少常用中药的功效并非出自《神农本草经》,或出自《名医别

录》,或出自后世本草,青葙子治疗眼病的功效就是后世对它的新认

识。

鸡冠花子也曾用作青葙子

从宋代《证类本草》图和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图来看,当时的

青葙和现在的植物青葙是同一种植物。对于它的形态,古人描述得很

详细。比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青葙生田野间。嫩苗

似苋,可食,长则高三四尺,苗叶花实与鸡冠花一样无别,但鸡冠花

穗或有大而扁或团者,此则梢间出花穗,尖长四五寸,状如兔尾,水

红色,亦有黄白色者。子在穗中,与鸡冠子及苋子一样难

文档评论(0)

LLFF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