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抓紧了!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异位妊娠的知识点汇总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妊娠特有疾病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宫外孕。接下来带大家看一下哪些病因会导致异位妊娠以及异位妊娠的相关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一、异位妊娠的部位
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壶腹部最常见,因为壶腹部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部位,所以最容易发生异位妊娠;如果异位妊娠发生在峡部,则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二、异位妊娠病因
1.输卵管炎症
可分为输卵管黏膜炎和输卵管周围炎,两者均为输卵管妊娠的常见病因。
2.输卵管手术
输卵管绝育术后若形成输卵管再通或瘘管,均有导致输卵管妊娠可能。
3.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
输卵管发育不良常表现为输卵管过长,肌层发育差,黏膜纤毛缺乏。
4.受精卵游走
卵子在一侧输卵管受精,受精卵经宫腔或腹腔进入对侧输卵管,称受精卵游走。移行时间过长,受精卵发育增大,即可在对侧输卵管内着床形成输卵管妊娠。
5.辅助生育技术
从最早的人工授精到目前常用促排卵药物的应用,以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1VFET)或配子输卵管内移植(GIFT)等,均有异位妊娠发生。
6.其他
输卵管因周围肿瘤,如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的压迫,特别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输卵管、卵巢周围组织的黏连,也可影响输卵管管腔通畅,使受精卵运行受阻。也有研究认为,胚胎本身的缺陷、人工流产、吸烟等也与异位妊娠的发病有关。
三、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1.停经,除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外,多有6~8周停经。2.阴道出血,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色黯红,量少,一般不超过月经量。3.晕厥与休克,由于腹腔急性内出血及剧烈腹痛,轻者出现晕厥,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
其他症状
有20%~30%患者无明显停经史,或月经仅过期两三日。或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阴道流血可伴有蜕膜碎片排出。
四、诊断依据
1.HCG测定是目前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
2.孕酮测定:异位妊娠的血清P水平偏低,当低于10ng/ml(放免测定),常提示异常妊娠,其准确率在90%左右。
3.B型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尤为常用,阴道B超检查较腹部B起程检查准确性更高。
五、治疗及护理措施
治疗以手术为主,纠正休克的同时开腹探查,切除病侧输卵管。若为保留生育功能,也可切开输卵管取出孕卵。
1.应注意劳逸结合,勿做重体力劳动,尽量减少腹压,便秘者可用轻泻剂,预防包块破裂。
2.由于患者处于大手术后,体质虚弱,且多日禁食,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溶液,及时进行口腔护理,预防和减少口腔细菌的滋生。
3.针对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给予理解和同情、耐心安抚,解除其心理压力,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使他们信任,有安全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4.应做到定期随访,出院后一个月或月经干净后再来院检查及复测B超。
5.注意正确避孕,及时治疗生殖系统疾病,注意经期、产期和产褥期的卫生,防止生殖系统的感染。
单选题
异位妊娠最常见的病因是:
A.输卵管绝育术B.输卵管周围肿瘤
C.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D.输卵管炎症
【答案】D。解析:异位妊娠最常见的病因是输卵管炎症。故本题选择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新人教版.ppt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全面).doc
- 一年级语文上册angengingong习题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pptx
- 七年级地理上册总复习重点读图题人教新课标版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 【热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死了怎么办-.doc
- 2022-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1套】.doc
- 《珍珠鸟》执教课件(17页).ppt
- 穿隔离衣操作流程.doc
- 【重要知识点】2017-2018年司考民事诉讼法:简易程序复习资料.doc
- 2024至2030年中国红外线彩色摄像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