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5到18课)期末复习提纲.pdf

(新)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5到18课)期末复习提纲.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5到18课)期

末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15——18课

第15课远离”高压线”

1.什么叫严重不良行为?

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2.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违反了社会规范,

不同点:存在程度上的差别。不良行为是指不道德,不规范的行

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3.不良行为的危害?

①会伤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影响个人的进步和发展;

②会使人无视法律尊严,危害他人和社会。

③未成年人有了不良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矫治,很容

易从不良行为逐步发展到违法犯罪

行为。

4.未成年人如何避免不良行为?

我们要用道德、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要用传统美德、社会公

德、中小学生守则来要求和管理自己,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

质和法治素养。

5.未成年人如何矫治不良行为?

①要提高自身对不良行为的认识,明辨是非,主动避开诱因;

②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陶冶高雅

情趣;

③要磨砺坚强意志,抵制不良诱惑,自觉矫治不良行为。

6.不良行为习惯的自我矫正方法有哪些?

①替代反应法②切断诱因法③中断改变刺激法

7.什么叫未成年人犯罪?

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8.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

冲动性、模仿性、从众性、报复性等。

9.未成年人犯罪常见的几种心理诱因?

①好奇心理②逆反心理③盲从心理④攀比心理⑤报复心理

10.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外部原因:家庭教育失当、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学校教育不力等;

内部原因:未成年人法治意识淡薄,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不

足等。

11.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

不仅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也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12.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①社会和学校应在教授未成年法律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法

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看待和分析

社会现象,提高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引导未成

年人逐步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防线,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

育的重要形式。未成年人的父母应

对主动学习,不断增强监护人应具备的育人素质。

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在于未成年人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

自身修养,提高自控能力,做一名

合格公民。

第16课孝亲敬长

1.如何理解父母的爱?

①每个人的成长都倾注了父母无数的辛劳和汗水,父母的爱是无

私的。

②父母的叮咛嘱咐中蕴含着对我们的质朴爱心。

③每个人的家境有贫富差异,父母有性格区别,表达爱的方式也

各有不同。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但

应该理解父母,不挑剔,不抱怨,多沟通,多交流。

2.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孝敬父母是我国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

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

道德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孝敬父母,人人必须身体力

行。

3.如何孝亲敬长?

①孝亲敬长要从现在做起,不拖延,不等待,更不能忽视。

②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学好功课,不提不合理的要求;主动分担

力所能及的家务,为父母分解忧愁;

外出时告诉父母自己的行踪,不让父母担心等。

4.未成年人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随着年龄增长和见识增多,由于与父母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

思维方式等存在差异,我们和父母在许多问题上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

在不能接受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和严格要求的时候,我们容易

产生逆反心理。

5.逆反心理的表现?

很多时候表现为对父母的教育和劝说不肯听从,故意顶撞父母,

或者对父母的教育不理不睬,甚至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6.逆反心理的危害?

会导致子女与父母关系紧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