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宋元到明清:多民族政权的并立、统一和中国版图的奠定(附答案解析)-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

专题03宋元到明清:多民族政权的并立、统一和中国版图的奠定(附答案解析)-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专题03??宋元到明清:多民族政权的并立、统一和中国版图的奠定

(时空观念+考点速查+考点梳理+易错点拨+重难考点辨析)

中国古代史·宋元

教材目录

考点

史纲(上)

第9课;第10课;第11课

选必1

第1课(宋元政治制度)、第4课(王安石变法)、第5课(科举制)、第8课(宋元律令、乡约)、第11课(宋元民族关系)、第15课(纸币交子)、第16课(赋税)、第17课(户籍与基层治理)

选必2

第4课(高转筒车)、第7课(契约应用广泛)、第10课(集镇、城市、民居)、第12(丝绸之路、元朝驿站、京杭大运河)、14课()

选必3

第1课(传统文化)、第2课(四大发明外传)、第9课(丝绸之路)、第11课(蒙古西征)、第14课(书院、印刷术)

中国古代史·明清

教材目录

考点

史纲(上)

第12课;第13课;第14课

选必1

第1课(明清政治制度)、第4课(张居正改革)、第5课(科举制)、第8课(乡约具有强制约束力)、第11课(九边、隆庆开关、外交关系缓慢转型)、第15课(白银货币化)、第16课(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第17课(户籍与基层治理)

选必2

第4课(元朝纺织机)、第7课(契约应用广泛)、第10课(工商业市镇、专业分工)、第12(郑和下西洋)、14课(李时珍《本草纲目》)

选必3

第1课(传统文化)、第2课(西学东渐)、第9课(丝绸之路)、第14课(明中期天一阁藏书)

知识点1??10—13世纪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

政权

民族

存在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和汉族政权关系

契丹族

916—1125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占燕云十六州,澶渊之盟,兄弟之国,岁币

北宋

汉族

960—1127

赵匡胤

开封

西夏

党项族

1038—1227

元昊

兴庆(今银川)

向北宋称臣,岁赐

女真族

1115—1234

完颜阿骨打

会宁迁燕京

灭北宋,靖康之变,与南宋对峙,岁贡

南宋

汉族

1127—1276

赵构

临安(今杭州)

蒙古族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今北京)

灭南宋,实现统一

知识点2??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加强对地方控制(收权)

(1)政治:文官任知州,节度使成为虚衔;(2)经济:设置转运司将各州赋税上缴中央;

(3)军事:地方精锐编入禁军,强干弱枝。

分散机构权力,相互制衡(分权)

(1)中央:①行政: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为正副宰相(中书门下或政事堂);

②军事:枢密院和三衙分掌调兵和统兵;(相权一分为三)

③财政:三司掌财政。

(2)地方:设置路和“四监司”,监控地方;州设置通判,制约知州。

抑制武将势力

(1)罢免宿将兵权,文官执掌枢密院;(2)提倡文治,提高文官和士人地位。(崇文抑武方针)

特点

①强干弱枝,守内虚外;②分化事权,内外相制;③重文轻武,士大夫治国

影响

(1)利: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2)弊: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局面,为北宋埋下积贫积弱祸根。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边防压力:北宋与辽“澶渊之盟”;北宋与西夏“岁赐”。(2)财政危机: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

【易错点拨01】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特点:多个民族政权并存,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

认识:战争是暂时的,但对于交战双方都是一种灾难,伤害了民族感情,阻碍了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平是长期的,民族之间的交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的和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的加强,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王安石变法

(1)背景:冗兵冗官导致国家积贫积弱;土地兼并导致社会矛盾激化。(2)目的:富国强兵

(3)措施:①青苗法:政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市易法:政府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②保甲法:对农民进行军事训练,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

(4)评价: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强兵的效果不明显。变法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没有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

南宋

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岳飞也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

知识点3??辽夏金元的统治

辽与西夏

(1)辽的建立: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宝机建立。(2)辽的政治制度: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3)西夏的建立: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

金朝入主中原

(1)建立: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