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组文阅读之目标训练课教案 (1).docxVIP

第6课时:组文阅读之目标训练课教案 (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NUMPAGES2

第6课时组文阅读之目标训练课

——《顶碗少年》《长衫老者》《万卡》《郭木匠》

一、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突出人物特点,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2.认识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他们鲜明的特点并有感情地朗读。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语文主题学习”图书中的一组文章,进一步认识了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语文主题学习”图书,再来阅读一组文章,继续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感受丰富的人物形象。

(二)品读文章,体味写法

1.读课文,获取信息,完成表格。

请大家快速阅读这四篇课文,进一步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感受丰富的人物形象,并完成表格,小组内讨论交流。

课文

主人公

主人公特点

描写方法

最喜欢的段落

《顶碗少年》

《长衫老者》

《万卡》

《郭木匠》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教学预设:

主人公及其特点:

《顶碗少年》:主人公:顶碗少年。特点:顽强、坚持、不放弃。

《长衫老者》:主人公:长衫老者。特点:善于思考,善于改变不合理现状。

《万卡》:主人公:万卡。特点:过着悲惨的学徒生活。

《郭木匠》:主人公:郭木匠。特点:心胸宽广、手艺精湛

(三)精读品析,归纳写法

1.读课文,抓信息,悟写法。

作者是如何描写出主人公的特点的呢?请同学们像上节课那样,再次默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突出人物特点的相关段落。批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感受人物的特点。

2.学生批注,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教学预设:

《顶碗少年》:

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到,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第三自然段)

(动作描写,顶碗少年虽然技艺高超,但还是失败了。)

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到了少年头上,一切重新开始。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为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第四自然段)

(动作描写,顶碗少年面对第二次失败。)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第五自然段)

(神态描写,写出了顶碗少年的沮丧,受到鼓舞后的镇静。)

这意想不到的失误,使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场子里一片喧哗……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有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掌捂住了眼睛……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三至七自然段)

(通过众人的反应来突出这场表演的紧张,突出顶碗少年面对失败一次次挑战的坚强。)

《长衫老者》:

一天,来了一位老者,个子矮小,干净爽利,一件灰布长衫,红颜白须,目光清朗,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看样子像教书先生。(第四自然段)

(外貌描写,突出了长衫先生的儒雅。)

这位长衫老者却不同常人。他走出来时,面无懊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然后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又从小盆里捏出几颗饭粒,代做糨糊,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第五自然段)

(选取了典型的事例,运用了连续的动作描写,突出了长衫老者的智慧和善良。)

走进这死胡同的,不仅仅是行人,还有一些小商小贩。为了省脚力,推车挑担串进来,这就热闹了。本来狭窄的道儿常常拥塞,叫车轱辘碰伤孩子的事也不时发生。没人打扫它,打扫也没有,整天尘土蓬蓬。人们气急就叫:“把胡同顶头那家房子扒了!”房子扒不了,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渐渐习惯。就这样,乱乱哄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第三自然段)

它出现了从来没见过的情景: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鸟雀也敢在地面上站一站。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散步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这些饱受市井喧嚣的人家,开始享受起幽居的静谧和安宁来了。(第八自然段)

(前后对比,突出了老人的一个善意的举动给大家带来的改变。)

《万卡》:

昨天我挨了一顿打。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拉到院子里,拿师傅干活用的皮条狠狠地抽我,怪我摇他们摇篮里的小娃娃,一不小心睡着了。上个星期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