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佳话】古代大诗人会洗稿,袭用他人诗句成就自己名诗徐景洲.pdfVIP

【文坛佳话】古代大诗人会洗稿,袭用他人诗句成就自己名诗徐景洲.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景洲

“红杏枝头春意闹”,“春江水暖鸭先知”,“天若有情天亦

老”,……等等佳句,所在的整篇诗并不见得怎样精彩,可是因为其中

有了这些佳句,整首诗便得以广为流传,成为千古绝唱,而古代诗人

中更不乏因一佳句而谋篇的例子。这类“篇因句佳而名”的文学现象,

早已受到了历代诗评家的关注,但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创作现象却在

历代诗论中鲜有涉及,这就是“句因篇佳而名”,即精彩的诗句在平

庸之作中出现时,未受到应有的注意,而将其原封不动地写进优秀之

作时,佳句的风采便相得益彰地突显出来,并随着诗词名作的流传而

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这种现象,用我们现在的说法,就叫“洗稿”,

即美其名曰“句因篇佳而名”。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成为千古绝唱,就是“句因篇佳而名”的显例。

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晏殊的《浣溪沙》词,连上海辞

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名句辞典》也是这样注明它的原始出处的。

但实际上,这个名句的原始出处并不是他的《浣溪沙》词,而是他的

诗《示张寺丞王校勘》。《四库全书提要》云:“集中《浣溪沙》春

恨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乃殊《示张寺丞王

校勘》七言律中腹联,《复录斋漫录》尝述之,今复填入词内,岂自

爱其词语之工,故不嫌复用耶?”显而易见,这个佳句用在他的诗里

鲜为人知,而将其原样不动地用在词里后,佳句的光彩便益发显赫,

遂成为有口皆碑的千古绝唱,以至使人们常误以为《浣溪沙》词是它

的原始出处了。那么晏殊的“得意话说二遍”,是基于何种原因呢?

“爱其词之工”只是其表象,“不嫌复用”却是另有苦衷的。艺术崇

尚独创,最忌重复,同样的诗句使用一万次,也还只是那一句,本身

并没有为自己的创作增添什么新的内容。晏殊的“不嫌复用”,并不

是简单的重复,实际上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二度创造,是“句因篇

佳而名”的创作规律在起作用。晏殊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句用在他的七律诗中,没有放射出佳句应有的光彩,原因就

在于整首诗的平庸,而一旦这佳句用在《浣溪沙》词中,就光芒四射,

广为流传,根本原因就在于《浣溪沙》词的优秀。句与篇烘云托月,

相映生辉,遂得以“句因篇佳而名”。这里,我们不妨对晏殊的使用

了同一佳句的诗和词作一个简略的优劣比较。元已清明假未开,小园

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选万才。——《示张寺

丞王校勘》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

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诗和词的主旨都是伤春感怀,但伤春的具体景物大致相同,感怀的具

体内容却大不一样,而这一点,正是二作优劣之别的根本所在。诗的

感怀直露明白,就是尾联的“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选万才”。

诗人站在宰相这个朝臣高官的位子上,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由春花

由景及情之间的转换缺乏必然的衔接过渡,缺乏必要的铺垫,因而显

得突兀牵强生硬造作。更重要的是,吟诗赋词,本是文人骚客的闲情

逸趣,最为忌讳的就是富贵气,权贵气,而晏殊在诗中如此露骨地炫

耀其权贵身份和心态,自然也就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激赏,佳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即使本身如何属对工巧流丽,

意致缠绵,语调谐婉,但处在如此平庸之作中,也就难免名珠暗投,

湮没无闻的厄运了。据说晏殊一生写诗万余首,可流传下来的却很少,

这主要是因为他的诗作大多是这一类的官场应酬之作,语言上刻意雕

琢,内容上极其空洞贫乏之故。而倍受学界好评的选家眼光极严也极

公允的钱钟书先生编的《宋诗选注》,在晏殊的流传极少的诗作中,

只选其一首,而对他的写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佳

句的七律诗《示张寺丞王校勘》则弃之不顾,原因大概就在于整首诗

的平庸吧。换句话说,如果整首诗作非常优秀,十分流行,佳句也得

以广为传播,又何劳晏殊二次将此原封不动地写进《浣溪沙》词中去

呢?同样也是伤春感怀的词《浣溪沙》,表现的也是诗人感伤惆怅的

情绪,尽管作者是一个志得意满的达官贵人,他的愁闷感情也非游子

思归的离愁别绪那样真挚感人,更非动乱年代的亡国丧家的愁与恨,

只不过是富贵闲人的一种淡淡的花月之愁罢了,但词作用语工丽,音

调和谐,创造了一种情致缠绵,凄婉隽丽的意境。而且,由于意蕴含

蓄隽永,丝毫看不出词人的显贵身份和权贵气质,相反的,倒是那种

具有普遍意义的伤春感时的深挚情怀,更有着一种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因而极易引起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 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