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单元复习课件.pptx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单元复习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课件;知识结构;;第3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结构;第1节空气与氧气知识结构;第2节氧化和燃烧知识结构;第3节化学方程式知识结构;第4节二氧化碳知识结构;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知识结构;第6节光合作用知识结构;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知识结构;第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知识结构;知识讲解;提升练习;第1节空气与氧气知识点一;第1节空气与氧气知识点二;第1节空气与氧气知识点三;第1节空气与氧气知识点三;第1节空气与氧气知识点四;第1节空气与氧气知识点五;第1节空气与氧气知识点六;第1节空气与氧气知识点七;第1节空气与氧气知识点八;第1节空气与氧气知识点九;第1节空气与氧气知识点十;暑假期间,小思从余姚出发前往西藏旅游。在海拔3300m、气温为9%C的民宿中,他发现随带的食品“膨胀了”。请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和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常作为膨化食品的保护气,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B.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会减小,气温会升高

C.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变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小于21%

D.若发现食品包装袋膨胀更严重,可能是因为海拔高度降低了

;【答案】A

【解析】A、氮气常作为膨化食品的保护气,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A正确;

B、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会减小,气温会降低,故B错误;

C、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变稀薄,但是氧气的体积分数将不变,故C错误;

D、若发现食品包装袋膨胀更严重,说明外面的气压减小了,即可能是因为海拔高度升高了,故D错误。

故选A。;第2节氧化和燃烧知识点一;第2节氧化和燃烧知识点二;第2节氧化和燃烧知识点三;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火灾时,只能用CO2灭火

C.高楼发生火灾,应该跳楼逃生

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

;【答案】D

【解析】A、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错误;

B、灭火的原理有三种,分别是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火点以下,根据不同原理和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形式,所以错误;

C、高楼发生火灾,跳楼逃生易摔伤或致死,所以错误;

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有毒气体,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所以正确。

故选D。;第3节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一;第3节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二;第3节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三;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甲

C.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9

;【答案】D

【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

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甲、乙、丙、丁的相对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7、32、28、18,所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甲,故B正确;

C、该反应有氧气参加反应,有氮气生成,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了,故C正确;

D、反应中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28×2):(18×6)=14:27,故D不正确。

故选D。;第4节二氧化碳知识点一;第4节二氧化碳知识点二;第4节二氧化碳知识点三;在等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装有二氧化碳,在分别向其中用注射器加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用压强传感器测量了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示),请结合图象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①表示在二氧化碳中加水的压强变化情况

B.利用测量压强的变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C.②AE段后压强明显降低的原因是振荡加快了反应速率

D.温度不变情况下,图①中瓶内气体压强最终与初始压强相当

;【答案】B

【解析】A、1体积水中能够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压强变化小,氢氧化钠能够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压强变化大,反应图①表示在二氧化碳中加水的压强变化情况,说法正确;

B、1体积水中能够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压强变化小,氢氧化钠能够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压强变化大,利用测量压强的变化的大小,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说法错误;

C、②AE段后压强明显降低的原因是振荡加快了反应速率,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压强明显减小,说法正确;

D、温度不变情况下,由图像可知,图①中瓶内气体压强最终与初始压强相当,说法正确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