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成语典故之城.ppt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南—成语典故之城

一、风声鹤唳

风声鹤唳(fēngshēnghèlì),意思是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的样子。出自于《晋书·谢玄传》。东晋时,秦主苻(fú)坚率领大军,号称百万,列阵淝水,要与东晋决战。晋将谢玄等以精锐八千涉水进击,秦兵大败。“〔苻〕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淝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帅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2024-5-26

二、草木皆兵

草木皆兵(cǎomùjiēbīng),意思是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东晋时,前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慌了手脚。“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2024-5-26

三、深不可测

深不可测(shēnbú

cè),深得无法测量。形容极深,也比喻情况难以测度,捉摸不透。出自《淮南子•原道训》:“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原文中所说的“深不可测”的“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指的是自然规律和宇宙本原。作者用“深不可测”一词,说明了“道”的宏大与玄奥。它是无限的存在,空间上包容一切,时间上无穷无尽。世上万事万物的存在,包括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它,而不能违背它。

2024-5-26

四、风兴云蒸

风兴云蒸(fēngxìngyúnzhēng),指大风刮起,乌云升腾。比喻事物迅猛兴起,声势浩大。语出《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这条成语常用来比喻某些新生事物兴起迅速,发展猛烈,声势浩大,势不可挡,犹如暴风骤起,浓云翻涌一般。《淮南子》创用此条成语,意在说明“道”之伟力,如同风兴起云升腾,雷声隆隆大雨就要降临一样,万事万物没有不相应的。

2024-5-26

五、化干戈为玉帛

化干戈为玉帛(huàgàngēwéiyùbó),“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干”用于防卫,“戈”用于进攻,“干戈”意指战争。“玉帛”:玉器和丝织品。古代国与国之间来往多用这两种东西做为互相馈赠的礼物,礼尚往来。“职”,贡品。成语以此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语出《淮南子•原道训》:“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这条成语反对战争、热爱和平,主张运用和平手段解决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争斗与战争,反对诉诸武力,主张和谐友好的国际、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024-5-26

六、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chūnfēnghuà

yǔ),原指春季风来雨至的一种自然现象。后多用以比喻良好教育的普及与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潜移默化的谆谆教诲。语出《淮南子•原道训》:“是故春风至则甘雨降,生育万物,羽者妪伏,毛者孕育。”春风催化春雨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较之夏、秋、冬三季的风雨雪霜,则春风显得柔和,春雨显得细致。因此,人们便借用这种美好的自然现象,以比喻良好的社会人文行为和清明和谐的政治环境。比喻贴切恰当,生动感人。

2024-5-26

春风化雨

2024-5-26

七、善游者溺,善骑者堕

善游者溺,善骑者堕(shànyóuzhě

nì,shànqí

zhě

duò),意思是善于游泳的人往往会淹死,善于骑马的人往往会摔伤、摔死。语出《淮南子•原道训》:“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这条成语,意在告诉世人,凡事皆有两面性,皆有个度。善游和不善游,善骑与不善骑,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善游就有可能变成不善游,善骑也有可能变成不善骑。因此,一切自以为很内行的人,行事也要遵循客观规律,审时度势,因时因地量力而为,而不要自以为内行而不顾主客观条件强行去做,否则往往适得其反,遭到失败。这条成语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思维理念,反映了古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024-5-26

八、动不失时

动不失时(dòngbúshīshí),意指行动切合时宜。语出《淮南子•原道训》:“……藏于不敢,行于不能,恬然无虑,动不失时,与万物回周旋转,不为先唱,感而应之。”这条成语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都必须以时间、地点为转移,不失时机,适时而动,方可达到预期的目的。作者在本文中创用这条成语,意指得“道”之人,虽然意念柔弱,但却行事坚强;虽然虚怀若谷,但面对外界万事万物的变化,却能够不失时机,抓住机遇,应时而动,取得事业的成功。

2024-5-26

九、寸阴尺璧

寸阴尺璧(cùn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