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昌平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和答案.pdfVIP

2024年北京昌平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和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北京昌平高三二模

历史

2024.5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

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由2000余片绿松石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

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龙身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巨头蜷尾。这件器物可以反映出

①龙的形象已经产生②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③母系氏族社会出现④当时的手工业水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管子·治国》中写道:“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拥有民众的途径),治国之道

也。”该思想

①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②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③体现了对民众的关注④维护了周天子权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以下是有关宋代设置“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宋初惩五代藩镇之弊……始置诸州通判……建隆四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

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时大郡置二员。馀置一员。州不及万户不置,

武臣知州,小郡亦特置焉。

A.通判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B.宋代中央官员数量众多

C.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五代D.宋初重视制约地方权力

4.《辍耕录》中记载:“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

挈花,各有其法……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这表明

①大规模使用雇佣劳动的现象出现②黄道婆推广了纺织技术

③手工业技术进步有利于商业发展④学校教育推动技艺传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清顺治九年重新颁布朱元璋的《六谕》,称为“圣谕六训”。顺治十六年“令直省举行乡约之法宣讲上

谕”,并明确规定“每遇朔望,申明诫谕,并旌别善恶实行,登记薄册,使之共相鼓舞。”由此可见

①圣谕是各地乡约中的唯一内容②清朝吸取了明代乡约教化的内容

③律令儒家化到清朝时已经完成④乡约教化包含了扬善惩恶的机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第1页/共8页

6.《马关条约》签字的消息传回国内,朝野舆论哗然,官民悲愤交集。半数以上的封疆大吏以及各级京官

和部分宗室贵胄,反对批准条约。在京各省举人纷纷上书要求拒和。台湾民众迅速在全台湾范围内掀起一

场反割台斗争。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

A.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B.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C.对国际法的普遍认可D.变法呼声日益高涨

7.读下表,这些运动

时间收回利权运动

1903—1905年浙江地区反对意大利惠工公司,要求收回矿权

1904—1905年湖南、湖北、广东三省官绅力争收回美国合兴公司承筑粤汉铁路运动

1905—1908年山西各界人士反对英国福公司的争矿运动

1905—1910年安徽各界人士反对英国伦华公司的铜官山争矿运动

1907—1910年江浙两省争取商办苏杭甬铁路的斗争

①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②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

③受到了四川保路运动影响④体现了对列强侵略的抗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1985年5月,党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文档评论(0)

七彩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致力打造优质资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