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赤壁》-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梳理及通关训练(原卷版).docxVIP

专题17:《赤壁》-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梳理及通关训练(原卷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称杜紫薇,又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大和进士,曾为节度使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最终官至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标题专题17《赤壁》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梳理及通关训练内容认识作者杜牧803853,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称杜紫薇,又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

专题17:《赤壁》

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梳理及通关训练

【识作者】

杜牧(803-853),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称杜紫薇,又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进士,曾为节度使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最终官至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有《樊川文集》。

【明诗意】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理结构】

【品诗句】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1)内容: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锈迹斑斑的折戟,无疑带有极强的沧桑感,能令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甚至神游于那硝烟弥漫的古战场。诗人“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也显示出他对这一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一个于江畔凭吊古迹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2)作用:“折戟”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做铺垫。

(3)表现手法:以小见大。诗人以一件古物“折戟”题咏历史上的重大题材(赤壁之战),以小见大,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内容: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2)感情:诗句含蓄地表达出对周瑜的那一丝不屑和嘲讽,还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3)修辞:

①借代。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写出了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含蓄形象而又颇有风致。

②双关。“东风”一词,除了实指外,也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孙权对他的信任。

(4)表现手法:以小见大。以“二乔”可能的命运形象地代表曹孙双方的“势”与“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使感情表达更含蓄。

3.主题

杜牧的《赤壁》,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慨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相信自己只要有机遇,总会有所作为)。

1.(2022·八年级课时练习)理解性默写填空杜牧《赤壁》

(1)诗中起铺垫作用,将历史遗迹带到现实之中的诗句是“,”。

(2)杜牧在《赤壁》中强调天时重于人谋的句子是:,。

2.(2024上·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苏轼的《赤壁》,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折戟沉沙铁未销”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折戟沉沙”点出这里曾有过历史风云,“铁未销”暗含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中“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显示出诗人对这一前朝古物的兴趣,为后两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直抒胸臆,反说其事,用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D.这首诗通过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3.(2021上·天津东丽·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对《赤壁》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折戟沉沙铁未销”一句中,“铁未销”暗寓着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

B.“东风”暗指周瑜借东风火烧赤壁一事,表达对周瑜的历史功绩的艳慕之情。

C.“铜雀春深锁二乔”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

D.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4.(2022上·辽宁沈阳·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中“折”字写出了前朝战争的残酷,“认”字表现出他对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

B.《咏史·赤壁》前两句主要写了赤壁之战曹操旗帜被烧毁,吴国胜利。

C.《赤壁》中诗人认为赤壁之战周瑜取胜主要是东风的作用,诗人感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咏史·赤壁》通过战争场面的描写,赞美了周瑜的智慧。

D.两首诗均咏唱三国赤壁之战。杜牧的

文档评论(0)

ti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