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DiabetesMellitus(DM);糖尿病知多少?;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二、并发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最常见而严重的急性并发症。
(1)发病机制;(2)诱因
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酮症倾向。
2型糖尿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DKA,
常见的诱因包括:
1)感染:一半以上,以呼吸、消化、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居多。
2)胰岛素剂量不足或突然中断及饮食失控。
3)应激:大手术、创伤、分娩以及严重精神刺激等。
4)有时还可以无明显诱因。;;(4)实验室检查
尿:尿酮、尿糖强阳性。
血:血糖在16.7~33.3mmol/L之间或更高;
血酮升高,
CO2CP降低,PH<7.35,阴离子间隙增大。
血钾正常或偏低,尿量减少后血钾可偏高,治疗后可出现低钾血症。
血尿素氮和肌酐常偏高。
血渗透压轻度上升。
即使无明显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红细胞压积也常升高,反映血液浓缩。;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nonketoticdiabeteiccoma)
(1)发病机制;(2)常见诱因
应激、摄水不足、失水过多、高糖的摄入药物
(3)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在发病前数天至数周,常有糖尿病逐渐加重的临床表现,如烦渴、多饮、多尿、乏力、头晕、食欲下降和呕吐等。
脱水:脱水严重、周围循环衰竭常见。
精神神经表现:
原有疾病与诱发疾病的表现:;(4)实验室检查
尿:尿糖强阳性,尿酮多阴性或弱阳性。
血:血糖多>33.3mmol/L,血钠>155mmol/L,血酮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一般在350mOsm/L以上。
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常升高,反映严重脱水和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病人的护理(3);;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
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在2型糖尿病中,其严重性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患者合并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表现,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2)周围神经(peripheralneuropathy)为最常见,通???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4.糖尿病足(diabeticfoot)
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尿糖测定;3.葡萄糖耐量试验;4.糖化血红蛋白A1和糖化血清蛋白测定;6.自身抗体测定;诊断要点;;治疗要点;一健康教育;二饮食治疗;第一步:评价体型;理想体重(公斤)
=实际身高(厘米)-105
刘先生的理想体重
=176-105=71公斤;第三步:确定体力劳动类型;第四步:确定每日所需的总热量;第五步:确定每日所需的食物交换份数;知识到实践;知识到实践;知识到实践;知识到实践;知识到实践;知识到实践;知识到实践;知识到实践;三运动治疗;适应症;运动方式;运动量选择;运动注意事项;四血糖监测;五药物治疗;口服药物种类;胰岛素应用;治疗措施;3.初治胰岛素用量的估算
1)按空腹血糖估算:胰岛素(U)=(血糖mg-100)*10*体重kg*0.6/1000/2
2)按24小时尿糖定量估算:胰岛素1U/2克尿糖
3)按尿糖定性估算:三餐前尿糖定性,一个“+”4U胰岛素
4)体重估算:总胰岛素需要量典型者为0.5~1.0U·kg-1·d-1(临床常用方法)
病情较轻:0.4~0.5U/kg.日
病情较重:0.5~0.8U/kg.日
伴应激状态<1.0U/kg.日
5)根据生理需要量估算:每日胰岛素的分泌量约为48U;;6.胰岛素治疗时早晨空腹血糖高的原因:
①夜间胰岛素不足
②黎明现象(downphenomenon):夜间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一段时间出现高血糖,其机制可能为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
③Somogyi现象:夜间曾有低血糖,未发觉,继而发生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
鉴别方法:夜间多次(于0、2、4、6、8时)测血糖;完全模仿胰岛素的持续基础分泌和进餐时的脉冲式释放,随时释放人体所需胰岛素,因此,象一个简单的“人工胰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