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
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及危害
一、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二、火灾的危害
毁坏财物
残害人类生命
破坏生态平衡
引起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三、火灾的分类
(一)按火灾中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讲火灾定义为A类、B类、C类、D类、
E类、F类六种不同的类别。
1.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
2.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3.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
(二)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第二节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
一、消防工作的方针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二、消防工作的原则
《消防法》确立的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计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的本质与条件
一、燃烧具备三个特征,即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二、燃烧的必要条件
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
助燃物(也称氧化剂):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
引火源(也称着火源):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三、燃烧的充分条件
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燃烧必然发生。
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一定的氧气含量
一定的点火能量
相互作用
第二节燃烧类型
一、闪燃
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根据闪点,将能燃烧的液体分为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二、爆炸
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
爆炸极限
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是指可燃的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
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爆炸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爆炸上、下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爆炸上限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混合物的浓度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时,既不能发生爆炸也不能发生燃烧。
第三节燃烧过程及特点
一、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三种状态的物质,其燃烧过程是不同的。
二、如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发生火灾,由于燃烧消耗了氧,氧浓度降低,燃烧速度减慢,分解出的气体量减少,即可由有焰燃烧转为阴燃。
三、蒸发燃烧:易燃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汽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
四、动力燃烧:指燃烧性液体的蒸发、低闪点液雾预先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
五、可燃气体的燃烧不像固体、液体物质那样经熔化、蒸发等相变过程,而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任意比例与氧化剂相互扩散混合,完成燃烧反应的准备阶段。
第四节燃烧产物一、燃烧产物分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
二、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或)液体微粒总和称为烟气。三、燃烧产物对火灾扑救工作的不利方面:
妨碍灭火和被困人员行动
有引起人员中毒、窒息的危险
高温会使人员烫伤
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
第五节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
一、火灾的发生发展,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二、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
三、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热辐射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四、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五、使用防烟、排烟等强制对流设施,就能抑制烟气扩散和自然对流。
第六节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
一、根据燃烧基本理论,只要防止形成燃烧条件,或避免燃烧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就可以达到防火的目的。
二、根据燃烧基本理论,只要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就可使燃烧熄灭。
控制可燃物:破坏燃烧爆炸的基础,用阻燃剂对可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以提高防火性能。
隔绝空气:破坏燃烧爆炸的助燃条件,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
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用直流水喷射着火物。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定义和分类
一、按危险货物的危险性或最主要危险性分类,分九类,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在其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质,该类物质为热不稳定物质,可能发生放热的自加速分解。
第二节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一、易燃气体:易燃易爆性;扩散性;物理爆炸性;带电性;腐蚀毒害性;窒息性;氧化性二、易燃液体:易燃性(由于易燃液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筑施工防疫检查表原表.docx
- 建筑施工技术1234567 高起专 中国地质大学 开卷题库及答案 第三学期.docx
- 建筑施工技术交底范本大全.docx
- 建筑施工技术试卷AB卷答案.docx
- 建筑施工技术试题模板.docx
- 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出省变更申请表.docx
- 建筑施工全套安全技术交底.docx
- 建筑施工土方开挖雨季施工措施.docx
- 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docx
-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docx
- Q∕GDW 567-2010 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技术规范.docx
- Q∕GDW 607-2011 变电站直流系统状态评价导则.docx
- Q∕GDW 574-2010 电能表自动化检定系统技术规范.docx
- Q∕GDW 427-2010 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docx
- Q∕GDW 600-2011 消弧线圈装置状态检修导则.docx
- Q∕GDW 11988-2019 输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导则.docx
- Q∕GDW 405-2010 水库调度工作规范.docx
- Q∕GDW 421-2010 电网安全稳定自动装置技术规范.docx
- Q∕GDW 244-2010 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装置技术规范.docx
- Q∕GDW 436-2010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