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代汉语语法概说
语法概说
语法的继承和发展
1、语法的继承性和稳固性。例句: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②癸卯卜:“今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北来雨?
③丁卯卜,王獲大鱼。(《卜辞通纂》
以上古文句子语序:
主→谓;述→宾;状→述
2、发展变化,例如:
“也”字→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注:现代汉语没有一个词可与之对应。宾语前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词类的划分
▲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根据词与其他词的结合能力以及在句子中充当的结构成分。
①根据有无结构能力,把词分外叹词和叹词以外单位词(实词、虚词)
②根据能否充当句子结构成分,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
③根据语法功能,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
虚词分为:连词、介词、语气词、助词。
主要实词的语法功能
㈠名词:表示人、事物或者时间、地点名称的词叫做名词。
A、名词的组合能力。
1、名词能接受数量词的修饰限制。例句:
①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②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荀子·宥坐)
2、名词能受形容词的修饰。例句:
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
②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
3、名词能接受名词、代词的限制。例如:
①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4、名词不能接受副词的修饰,因此,名词前一旦出现副词,该名词即临时活用作与其义相关的动词。
①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②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
注:名词前有副词修饰时,这些名词都临时改变词性,活用为动词。
5、名词不能带宾语,因此名词后一旦出现宾语,该名词便失去名词的特点,活用为动词。
①左右欲兵之。(史记)
②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而履之。
B、名词在句子中充当的结构成分。
文言文中的名词在句法功能上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一般可以充当句子中的主语、宾语和定语。可以在判断句中作判断谓语。例如:
①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鲁僖公四年)
注:名词“齐侯”作主语,国名“蔡”作动词“侵”的宾语“诸侯之师”是名词性词组,作介词“以”的宾语,名词“诸侯”作名词“师”的定语。
②孔子,布衣。(史记·孔子世家)
注:名词“布衣”在该判断句中作判断谓语。
③晋侯使賈华伐屈。(左传·僖公六年)
注:名词“晋侯”在句中作主语,名词“贾华”在句子既作动词“使”的宾语,又作动词“伐”的主语。名词“屈”作动词“伐”的宾语。
C、名词的活用(略)
㈡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以及其他活动现象的词。
A、动词的组合能力。
1、动词接受副词的修饰。例如:
①蔡溃,遂伐楚。(左传·僖公四年)
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注:副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2、动词前能加能愿动词,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意愿和可能。例如:
①以此众战,谁能御之?(左传·僖公四年)
②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淮南子·主术训)
—鱼长不到一尺,不能捕杀;猪养不到一年,不能吃。
③臣愿奉璧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古汉语中,及物动词的后面可以加带名词或代词,用为宾语。例如:
①孟子见梁惠王。(孟子·梁惠王上)见:拜见
②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归:馈赠
4、古汉语中的动词,能与特殊的指示代词“所”结合为所字词组。例如:
①庸主赏所爱而罚所恶。(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②圣人以治天下为事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墨子·兼爱)
B、动词在句子中能够充当的结构成分。
1、充当述语、谓语(可带宾语,可不带宾语)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注:“齐师”是主语,“伐”是述语,“我”是宾语。
②圣人知治国之要。(商君书·农战)
③庄子钓于濮水。(庄子·秋水)
注:名词“庄子”作主语,介宾词组“于濮水”作补语,动词“钓”作述语。
④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2、古汉语中动词还可以直接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作状语,表示动词行为的手段、方式或状态。例如:
①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
②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
—单于向来听说李广贤德,就命令(他的部下)说:“抓到李广,一定要活着把他送来。”
③(冯谖)驱而之薛。(表示“之”的方式)
3、在古汉语中,动词还可以不用任何助词的帮助,直接放在名词前,起修饰限制的作用,充当定语。例如:
①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子·梁惠王上)
②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鹑兮?(诗经·伐檀)
“饥”、“饿”分别放在名词“色”和“莩”之前作定语,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两个分句中
的“有”字充当谓语。
4、充当补语(有争议)上册123页,例如:
①饿死(《盗跖》)注:内动词“死”作补语。
C、特殊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