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华优秀经典诗词诵读》教案 第13课 明清诗词(一).docxVIP

中职《中华优秀经典诗词诵读》教案 第13课 明清诗词(一).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

PAGE2

PAGE3

PAGE3

课题

明清诗词(一)

课时

2课时(90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

(2)掌握诗词的主旨

(3)熟悉诗词的诵读要点

能力目标:

(1)能读懂诗词,知道诗词妙在何处

(2)能有感情地诵读诗词

素质目标:

(1)感受诗词的音韵之美、意蕴之美和意境之美

(2)提升人文情怀和人格修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清诗词的相关知识、《石灰吟》《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己亥杂诗·其五》的诗词内容

教学难点:《石灰吟》《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己亥杂诗·其五》的意境及情感表达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

第1节课:课前任务→考勤(2min)→问题导入(8min)→传授新知(25min)→课堂活动(10min)

第2节课:问题导入(5min)→传授新知(25min)→课堂活动(10min)→课堂小结(3min)→作业布置(2min)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课前任务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观看讲解明清诗词的视频,并让学生在学习平台上留言讨论

明清有哪些著名的诗词作品?谈谈你对这些作品的理解。

【学生】登录学习平台观看视频,思考并留言讨论

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考勤

(2min)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问题导入

(8min)

【教师】讲解案例《难得糊涂》(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1)难得糊涂,实际上说的是一种凡事不必过于计较的处世哲学。你认同这种处世态度吗?为什么?

(2)你知道郑燮吗?他有哪些作品呢?

【学生】聆听、思考、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明清诗词

通过问题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授新知

(25min)

【教师】讲解明清诗词的背景、意义和内容,赏析《石灰吟》

一、知诗词之源

明代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灭元建国,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煤山自缢,前后共历十六帝、二百七十七年。清代自皇太极天聪十年(1636年)改国号为“清”,至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后共历十一帝、二百七十六年。在动荡的历史际遇中,明清诗词各自绽放着锋芒与光彩。

【师生互动】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

在艺术风格上,明清诗词大致分为哪些流派?有哪些代表作?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明代诗词

总体而言,明代各种文学体裁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文学成就主要在小说方面。在诗词方面,明代诗人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先后出现了各种流派。明初,刘基、宋濂、高启等诗人勇于揭露现实的黑暗,其作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接着,台阁体盛行,代表作品追求雍容典雅的艺术风格,内容多为粉饰现实、歌功颂德和反映上层官僚的生活。在台阁体盛行时期,于谦的作品内容和风格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爱国忧民情怀在诗中有具体的表现,如《石灰吟》《荒村》《田舍翁》等。随后,明代诗坛出现了自称宗法杜甫而追求声调格律的茶陵派,主张拟古(写诗文时仿效古人的风格形式)的前七子、后七子,反对拟古的公安派、竟陵派,等等。

清代诗词

清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光辉时期,该时期各种文体无不具备,诸多样式发展繁荣。在诗词方面,清代诗人提倡兼学唐诗、宋词的长处,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清代诗词风格多样,在数量上和总体成就上都超过了元、明两代,使诗词呈现出复兴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经典诗词作品有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郑板桥的《竹石》、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等。

二、品诗词之味

品诗词之味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诵读体会】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

这首诗中诗人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学生】朗读、体会、回答

【教师】讲解诗词的注释与译文内容

译文

(石灰石)经过无数次的锤击开凿才出得深山,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只为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知人论世】教师讲解于谦生平以及所著诗词

于谦(1398—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政治家、军事家。于谦为官廉洁,性格正直,深受人民爱戴,被后世追赠谥号“忠肃”。

于谦是一位民族英雄,其诗风格质朴刚劲,内容饱含爱国忧民的情怀,语言不失天然本色。

感受诗情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少年于谦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