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书愤优秀课件汇报人:XX2024-01-23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思想感情与内涵挖掘知识拓展: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跨文化对比:东西方爱国主义传统比较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小组活动contents目录
01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0102陆游生平及时代背景时代背景: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金朝占据北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陆游一生主张北伐,收复失地。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书愤》是陆游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此时陆游退居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创作背景:陆游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屡遭主和派排斥,壮志难酬。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激昂中透着悲怆。《书愤》创作背景
文学地位陆游是南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陆游的诗歌以其深厚的爱国情感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激昂,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文学地位与影响
02文本解读与赏析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代表作,全诗通过描绘作者自己的遭遇和感慨,表达了对于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悲愤之情。诗中首先描述了作者早年壮志凌云,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然后写到现实中的困境和挫折,壮志难酬的悲愤;最后抒发了对于年华老去、功业无成的无奈和感伤。全文大意概述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表达了作者早年的豪情壮志和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其中,“那知世事艰”暗示了现实的残酷和复杂,“气如山”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壮志和决心。“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通过描绘战争场面的壮阔和激烈,表达了作者的战斗精神和爱国情怀。其中,“楼船”、“铁马”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场景,“夜雪”、“秋风”等词语则渲染了战争的艰苦和悲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了作者对于年华老去、功业无成的无奈和感伤。其中,“塞上长城”暗指国家的防线,“空自许”表达了作者的壮志难酬,“镜中衰鬓”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衰老之态。重点词句解析
对比手法01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早岁”与“如今”、“中原北望”与“塞上长城”、“壮心”与“衰鬓”等,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的悲愤之情和现实的残酷。象征手法02诗中的“楼船”、“铁马”、“长城”等词语都具有象征意义,分别代表了国家的战斗力和防线,通过描绘这些象征物来表达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寓情于景03诗中的“夜雪”、“秋风”、“衰鬓”等词语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使诗歌更加生动感人。艺术手法鉴赏
03思想感情与内涵挖掘
忠贞报国之志表达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早年立志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晚年壮志未酬的悲愤,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深沉热爱和忠贞不渝的报国之心。课件中通过展示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遭遇,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课件中通过对诗人心境的深入剖析,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感受其壮志难酬之悲。壮志难酬之悲抒发
对当政者批判和讽刺诗人通过对当政者昏庸无能、腐败误国的批判和讽刺,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课件中通过对比分析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揭示诗人对当政者的深刻批判和讽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04知识拓展: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
南宋时期政治军事形势南宋与金朝的长期对峙南宋时期,金朝是主要的外患,双方长期在淮河-秦岭一线对峙。南宋朝廷内部存在主战与主和两派,对外政策时战时和。军事制度的演变南宋时期,军事制度经历了从募兵制到屯田制的转变。屯田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但也带来了军费开支庞大等问题。政治斗争与权臣当道南宋政治斗争激烈,权臣相继当道,如秦桧、韩侂胄等。这些权臣对内打压异己,对外妥协求和,导致南宋政治腐败,国力衰退。
《示儿》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期望,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遗志,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而奋斗。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未能亲眼看到国家统一的遗憾。《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秋夜走出篱门,感受到的清凉和孤独。同时,通过描绘中原地区沦陷于金朝统治下的悲惨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卧听风吹雨打的情景。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陆游其他爱国诗篇举例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词作多抒发爱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其词风豪放、慷慨激昂,被誉为“词中之龙”。辛弃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