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七、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第28页,课件共4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还有一种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第29页,课件共49页,创作于2023年2月省略句式
?????文言文中的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省略主语,有承前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第30页,课件共49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②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③省略宾语宾语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宾语和省略介词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之)谋!”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第31页,课件共49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④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以)彘肩。”句中省略了介词“以”。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第32页,课件共4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六、古代汉语判断句
判断句通常用来判别事物的类别或属性。在现代汉语里,表示肯定的判断要用判断词“是”,表示否定判断,要在“是”前面加上否定副词“不”。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的最大不同,是它不用判断词。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在古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性是指示代词,这是必须牢记的。古汉语判断句式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一)在主语后加上辅助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并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这是古代汉语判断句中最完整也最典型的形式。例如:
1.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2.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李将军列传》)
3.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马伶传》)
第33页,课件共4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主语后用来复指的“者”省去,仅保留谓语后的语气词“也”。例如:
1.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僖公四年》)
2.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三)保留主语后的“者”,省去谓语后的“也”。例如:
1.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2.陈轸者,游说之土。(《史记.张仪列传》)
(四)“......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甚至“者”字、“也”字都不用,也可以形成判断句。例如:
1.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2.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马伶传》)第34页,课件共4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古代汉语中也常常出现“是”字,但它最初并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例如《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左传.僖公二年》说“是吾宝也”等等,其中的“是”都是“此”、“这”的意思,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成分。“是”的这种词性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很不相同,千万不可混淆。
特例: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非”等。
①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赤壁之战》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第35页,课件共4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关于古汉语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和句式第1页,课件共49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会组织与法人登记管理工作 .ppt VIP
- 西门子伺服操作说明书SINAMICS V90、SIMOTICS S-1FL6.pdf VIP
- 科技论文图表等规范表达.pptx VIP
- 第4章_电磁波的传播.ppt
- 2025年初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pdf VIP
- (高清版)B-T 22930.2-2021 皮革和毛皮 金属含量的化学测定 第2部分:金属总量.pdf VIP
-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pdf VIP
- B100376宁夏社会科学院职工食堂维修工程招标文件.doc VIP
- sci论文的图表规范.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