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调研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pdfVIP

江苏省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调研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pdf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调研高

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本试卷共23大题满分15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清人赵翼赞誉崔鼬的《黄鹤楼》楼真千尺迥,地以一诗传〃,这一看法已见

于南宋林希逸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评论〃凤凰台著名,以李林一诗也〃。

凤凰台和黄鹤楼各自凭借李白和崔鼬的一首诗而名传后世,这就是宇文所安所说

的好文章创造一个地点的现象。这个地点可以大到名山和城市,小至一处胜迹,

从一座楼台亭阁到一块墓碑。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有关金陵凤凰台的记载始见于唐代,如《法苑珠林》记述东晋升平年间,〃有凤凰

集此地,因名其处为凤凰台〃,南宋马光祖的《重建凤凰台》以淳熙时期保宁寺的

壁记为据,也得出了晋升平已有台”的结论。将金陵凤凰台当作名胜来题写是自

李白开始的。不过,从唐诗可知,金陵凤凰台此时即便存在,也还没有形成一处

名胜地标。李白以《登金陵凤凰台》向崔鼬的《黄鹤楼》致敬并与之竞争,对他

来说,凤凰台不过是一个方便的借口或话题而已。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至宋代影响渐著,题写凤凰台自此蔚为风气。但入宋之

后,凤凰台屡遭破坏,长期处于荒废状态。建炎中遭兵火荼毒,1170年陆游所

见凤凰台已废为大军甲仗库两宋时期地方官曾多次重建凤凰台:祥符年间尝

著亭于斯,斯楼斯亭,威以凤字〃;淳熙八年,〃留守范成大重建,更榜曰凤凰台〃。

历史上的重建重修往往意味着改弦更张,另起炉灶,因为遗迹所剩无几,不足为

4壬

既然如此,为什么反而是在入宋之后,出现了题写凤凰台的盛况并绵延不绝呢?

在胜迹业已消逝或难以确认之际如何继续书写胜迹书写胜迹又意味着什么周

宝供的《亭台类序》或许道出了其中奥秘:

凡山川佳丽处,须起亭台楼阁乃足供游人之玩赏。然古迹多埋,倾颓殆半。其间

可登览者固在所必纪,即有空名而无遗址可问者,亦必存焉,以俟考古者之穷探,

更以期后贤之重建云尔。

这再次证实,题写名胜是一种非对象化的写作。后世的诗人来到此地,不只是为

了看到凤凰台当下的模样,更是为了将它从记忆中召唤回来。在所写的胜迹消逝

或失去了确定遗址之后,书写本身变成了对它的补偿与替代。消失的胜迹转化为

文本,形成文本化的胜迹,在文本中得以存活。题写胜迹既是关于胜迹的书写,

又最终化作胜迹的一部分,甚至取胜迹而代之,或以其他的方式介入后世的胜迹

修建与景观重构。在胜迹毁坏和消失后,正是题写胜迹的诗文继续维系着,也不

断更新着关于它的历史记忆。

(摘编自商伟《地以一诗传〃:题写胜地的〃迹与〃文〃》)

材料二就广义的书写而言,胜迹所关联的历史、文学、宗教甚至神话、民俗都

至关重要,但最终既体现文而又显现为〃迹的,无疑是具有物质性的题刻,尤

其是摩崖石刻。对于胜迹而言,题刻不仅具有指认的作用,对其塑造也有一定的

意义,比如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四山摩崖与云峰山刻石。泰山上有2500多处题

刻,在巫鸿先生看来,它如同一座历史堆积起来的纪念碑,〃山脚的碑铭年代相

对较晚,越往上年代则越为久远,沿着这些题铭攀登而上,游客们感到自己正在

—步一步地踏寻岁月的痕迹,深入历史。而岱顶的无字碑,则是沉寂的历史源头〃。

明代文士往往通过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出游,来将自己与普通游人区别开来;而乾

嘉以后,随着金石成为时尚,寻访碑刻亦成为文人旅游的重点,其时踵出的登岱

图及其题诗之中常见碑刻的内容,就是一个显见的例证。黄易《铁桥先生登岱观

摩崖碑》所描绘的是济宁金石收藏家李东琪观摩《纪泰山铭》的场景,两位游客

对着唐玄宗书丹的摩崖指指点点,整个登岱活动,黄易只选取了这一场景作为定

格,可知观碑已然成为文人登岱的重头戏。

—方面,文字的题写借助于政治、宗教、文学与书法,参与了风景的塑造,但题

刻与山水的关系是从属的,嵌入的,拓展的,不处于主要地位。虽说没有《金刚

经》,便没有经石峪(或石经峪)这样的景点,但这丝毫不妨碍泰山仍是四海闻名的

胜迹;另一方面,一些著名的摩崖石刻周边所汇集的种种题刻,相当于山水画中

的题跋,比如宋人陈国瑞题刻、明人所刻《大学》一章、万恭所题写的《高山流

水石壁记》、李邦珍题写的〃经正〃、汪坦所刻《周颂》中的《般》等,这些后起的

题刻不惟讨论《金刚经

文档评论(0)

文体创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