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思妇闺情类专题练习合集.docxVIP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思妇闺情类专题练习合集.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 思妇闺情类 专题练习合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 沈佺期 君子事行役,再空芳岁期。 美人旷延伫,万里浮云思。 园槿绽红艳,郊桑柔绿滋。 坐看长夏晚,秋月生罗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君子”是女子对男子的称呼,与颔联中的“美人”相呼应。 B.首联下句表明男子离家时间已经很长,女子在等待中美好的青春已逝。 C.颔联中“浮云”是指女子的思绪如浮云般追随远在万里之外的男子。 D.本诗主要是从女子的角度来叙事、描写、抒情的,思绪深沉,感情缠绵。 2.古人评价唐代诗人依“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写诗,“虽为旧题,但技艺成熟”,本诗也是如此。请简要分析本诗的“技艺”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女主人公居处之华美,暗示女主人公昔日生活的幸福美满。 B.颔联“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所表达的感情与“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一致。 C.“白狼河北”亦即诗中所说的“辽阳”,这里用“白狼河北”,一则避免行文的重复,二则与下句中的“丹凤城南”相对偶。 D.由于满怀思念无处诉说,本应清爽宜人的秋月高照之景,却只带给主人公怨和恨了。 4.郭茂倩《乐府诗集》题解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请简要回答本诗是如何表达伤思之情的?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于役 《诗经·王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①至哉?鸡栖于埘②。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③?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④。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①曷:何时。②埘:鸡舍。下文“桀”是指鸡栖的木桩。③有佸:相会。④括:会合。 5.下列对作品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章开头的几句,均以“独白”的口吻来反映居家人的期待。 B.“不知其期”与“不日不月”,都表明君子已经是久役未归。 C.“鸡栖于埘”几句,以日常的不堪来反映居家人内心的愤怒。 D.两章结尾的感叹和疑问,包含着对“君子于役”状况的无奈。 6.全诗二章结构相似,采用 的艺术形式来推进抒情,第一章侧重抒发 之情,第二章侧重抒发 之情。 7.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品是如何通过写乡村晚景来表达人的内心感受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 洪迈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帘钩卷上梨花影。宝筝拈得雁①难寻,篆香②消尽山空冷。 钗凤斜欹,鬓蝉③不整。残红立褪慷看镜。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注】①雁:指雁柱,是乐器筝上整齐排列的弦柱。②篆香:犹盘香。香屑或香灰。唐宋时将香料做成篆文形状,点其一端,依香上的篆形印记,烧尽计时。③鬓蝉:即蝉鬓,中国古代各族妇女的一种发式。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词写思妇怀人,通篇就没有一个字点破本题,算得上是善达言外之意。 B.开篇由“院落”、“池塘”写到“帘钩”,让读者切身感受了主人公的生活天地。 C.这首词特别注意引导、启发读者参与到词中意境来,一读即感,耐人寻味。 D.整首词通过环境、气氛,以及主人公的动作、心理来表现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怀念。 9.请结合该词内容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思妇怀人”这一主题的。 阅读以下作品,完成各题。 阮郎归·春思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10.下列关于这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首作品可以收录于《诗余大全》。 B.“南园春半踏青时”交代了创作作品的时间、环境。 C.“花露重,草烟低”描绘出一幅凄冷幽暗的暮春之景。 D.本首作品用语清丽,情思宛转。 11.结合作品,请赏析画线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仲夏寄江南 卢殷[唐代] 五月行将近,三年客未回。梦成千里去,酒醒百忧来。 晚暮时看槿,悲酸不食梅。空将白团扇,从寄复裴回①。 [注]①裴回:彷徨,徘徊的样子。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闺情诗,塑造了一位思念远方离人,心思百转千回的女子形象。 B.槿花朝开暮落,本诗写主人公傍晚看槿,含有与自身境况类比伤怀的意味。 C.诗中写饮酒不消愁,食梅难除酸,用生活细节形象地传达了人物心理境况。 D.本诗运用虚实结合、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写作方法,人物形象细腻生动。 13.本诗在数字的运用上颇有巧思,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文档评论(0)

188****79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