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蛀食害虫.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形态特征 ①成虫 体长11~21 mm,翅展23~39 mm,青黑色,形似胡蜂。头胸间有1圈橙黄色鳞片,头顶有l束黄褐色毛簇。触角近棍棒状,端部稍弯曲。前翅狭长,覆盖赭色鳞片,中室与后缘略透明:后翅透明,缘毛灰褐色。腹部圆筒形,黑色,有5条橙黄色环带。雌蛾腹部末节有黄褐色鳞毛l簇,两侧各镶有l簇橙黄色鳞毛:雄蛾腹部末节全为青黑色粗糙的鳞毛覆盖。 ②卵 椭圆形,长径0.62~0.95 mm, 黑色,上有灰白色不规则多角形 刻纹。 ⑨幼虫 末龄幼虫体长30 mm左右,圆筒形。初孵幼虫淡红色,老龄幼虫黄白色。臀节略骨化,背面有2个深褐色略向上前方翘起的刺。 ④蛹 体长20 mm左右,褐色,纺锤形。 腹部第3~7节背面各生有横列的倒刺2排,第9、10节背面生有横列的倒刺l排。腹部末端周围有14个大小不等的臀刺。 4.发生规律 1a发生1代,以幼虫在坑道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5月下旬成虫开始出现,并交尾产卵。成虫羽化前借蛹体反复的摇动,将蛹体约2/3伸出孔外,蛹体与树干垂直,腹面向上。成虫羽化后,蛹壳仍留于羽化孔处。成虫产卵于叶腋、柄基、旧羽化孔、伤口及树皮裂缱处,卵散产。6月上旬新孵化的幼虫爬行迅速,寻找适宜的侵入部位。幼虫侵入树体后,先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绕枝干蛀食,使苗木上部叶片由白绿色变成褐红绿色,被害处逐渐膨大形成瘤状虫瘿,随着树木的生长虫瘿不断增大。 5.综合治理技术 ①调入、调出杨树苗木和枝条时,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及时剪除被害虫瘿,防止传播。 ②幼虫为害后形成虫瘿,目标明显,可结合修剪,剪除被害虫枝,消灭其中的幼虫。 ③成虫集中羽化期,在树干上静息或爬行,可趁机人工捕杀。 ④根据白杨透翅蛾末交尾的雌成虫释放性信息素求偶的习性,可利用合成信息素诱捕雄蛾,以降低虫口密度。在成虫羽化初期诱杀效果显著。 ⑤成虫羽化初期,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40.7%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喷雾消灭。 ⑥由于幼虫蛀入后,先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绕枝干蛀食。因此,町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倍液、40.7%毒死蜱乳油500倍液,在幼虫为害部位绕枝干涂抹药带一圈,药液渗透皮层后可杀灭幼虫。 (二)国槐小卷蛾 1.寄主植物 其为害国槐、龙爪槐、蝴蝶槐和红花槐等,是国槐和龙爪槐的主要害虫之一。 2.为害特点 幼虫蛀食复叶叶柄基部、花穗及果荚(槐豆),蛀孔外有虫粪,并流出胶质物;受害后叶片向上卷曲、萎蔫下垂或干枯,遇风从叶柄基部脱落,树冠枝梢出现光秃枝条,严重影响槐树的正常生长及绿化景观效果。 3.形态特征 ①成虫 体长5 mm左右,黑褐色,胸部有蓝紫色闪光鳞片。前翅灰褐至灰黑色,其前缘为1条黄白线,黄白线中有明显昀4个黑斑,翅面上有不明显的云状花纹,后翅黑褐色。 ②卵 扁椭圆形,乳白渐变黑褐色。 ③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9 mm左右,圆筒形,黄色,有透明感,头部深褐色,体稀布有短刚毛。 ④蛹 黄褐色,臀刺8根。 4.发生规律 陕西省关中地区la发生2代,以幼虫在果荚、树皮裂缝等处越冬。成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成虫羽化时间以上午最多,飞翔力强,有较强的向阳性和趋光性。雌成虫将卵产在叶片背面,也有产在小枝或嫩梢伤疤处。每处产卵1粒,卵期7d,卵发育中期出现红色眼点,2d后卵变为灰黑色,并可见小虫躯体。 初孵幼虫寻找叶柄基部后,先吐丝拉网,后蛀入基部为害,为害处常见胶状物中混杂有虫粪。有迁移为害习性,一头幼虫可造成几个复叶脱落。老熟幼虫在虫孔内吐丝作薄茧化蛹,蛹期9d左右。两代幼虫为害期分别发生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7月中旬至9月。6月份可见到各种虫态,7月份两代幼虫重叠,其中以第2代幼虫孵化极不整齐且为害严重,7~8月份树冠顶部出现明显光秃枝条,严重时整个树冠的幼嫩枝梢全部光秃。8月中下旬槐树果荚逐渐形成后,大部分幼虫转移到果荚内为害,9月可见到槐豆变黑,10月份幼虫陆续进入越冬状态。天敌昆虫有肿腿蜂等。 5.综合治理技术 ①结合秋冬管理,剪打槐豆荚,以减少来年虫源。7月中旬修剪被害小枝,对第二代的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②5月中旬~6月份是越冬代咸虫发生期和第一代幼虫发生初期,是全年防治的关键时期,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40.7%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 000倍液等药剂喷雾消灭。7~9月份如幼虫为害仍很严重,亦可选用以上药剂防治。 ③成虫发生期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诱杀成虫,有利于保护天敌。 ④采用槐小卷蛾性诱捕器诱杀成虫,效

文档评论(0)

180****2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