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昌平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和(hè) 分歧(qí) 愚蠢(yū) 称心如意(chènɡ) B. 嘹亮(liáo) 静谧(mì) 庇护(bì) 严惩不贷(chénɡ) C. 着落(zhuó) 订正(dīnɡ) 徘徊(pái) 畏罪潜逃(qiǎn) D. 粗犷(kuànɡ) 狭隘(ài) 沉淀(diàn) 混为一谈(hǔn)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愚蠢(yū)——(yú),称心如意(chènɡ)——(chèn); C.订正(dīnɡ)——(dìng),畏罪潜逃(qiǎn)——(qián); D.粗犷(kuànɡ)——(guǎng),混为一谈(hǔn)——(hùn); 故选B。 2. 下面词语中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补偿 企盼 安详 杞人忧天 B. 绵延 筹划 轻捷 骇人听闻 C. 央求 纯粹 晕眩 呼朋引伴 D. 决别 烘托 烂漫 明辩是非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D.有误,决——诀,辩——辨。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当生命遭遇寒冬,当民族陷入危难,总有这样一种精神,在大难中生根,在苦难中磨砺,在艰难中成长,激___(厉 励)我们不断奋起、勇毅前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亿万人民携手并肩,团结奋斗,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凝结成不___(屈 曲)的民族精魂。 在这场___(艰苦卓绝 含辛茹苦)的奋斗中,我们不仅取得了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___(成果 结果),我们更看到了全国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本色,炽热深沉、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 (1)文中加点字“难”出现四次,与其他选项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危难 B.大难 C.苦难 D.艰难 (2)文横线处依次填入字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厉 曲 含辛茹苦 结果 B.励 曲 艰苦卓绝 结果 C.励 屈 艰苦卓绝 成果 D.厉 屈 含辛茹苦 成果 【答案】 (1). (1)D (2). (2)C 【解析】 【分析】 【详解】(1) A. nàn; B. nàn; C. nàn; D. nán; 故选D。 (2) 第一处:激励:激发勉励,使振作。 第二处:不屈:不屈服。 第三处: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含辛茹苦: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根据后文的“奋斗”可知应用“艰苦卓绝”。 第四处:成果:指学习、工作、劳动上的成效和成绩。结果: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最后的状态。根据前文的“抗疫斗争”可知应用“成果”。 故选C。 4. 在【甲】【乙】两段文字的“□”内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朱自清《春》) 【乙】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莫怀戚《散步》) A. 【甲】顿号 顿号 逗号 逗号 【乙】冒号 分号 B. 【甲】顿号 顿号 顿号 顿号 【乙】逗号 逗号 C. 【甲】逗号 逗号 顿号 顿号 【乙】逗号 分号 D. 【甲】逗号 逗号 逗号 逗号 【乙】冒号 句号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甲:“桃树”“杏树”“梨树”是表示并列关系的三个词语,所以第一处与第二处应用顿号。 “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的像雪”组成了排比句,所以第三处与第四处应用逗号。 乙:第一处:后面的内容是对“分歧”的具体解释说明,所以应用冒号。 第二处:此处前后句语义相关,格式相同,且已经出现了逗号,所以应用分号。 故选A 5. 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①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 ② ,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通过质疑找到问题的根源,通过分析根源找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我们是一支专业团队,致力于成为您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我们提供中小学教学方案设计、公开课精品课件PPT定制、辅导班课程规划以及教学资源的创作等个性化服务。无论是中高考还是小升初阶段,我们都能为您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