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惠帝安陵新考.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惠帝安陵新考 韩惠帝安陵位于咸阳东北约17.5公里的白庙村南侧,距咸阳河以北170米。西邻汉哀帝(刘欣)义陵,东接汉高祖(刘邦)长陵。陵呈长方覆斗形。封土底部东西长163、南北宽140米。陵顶东西长50、南北宽29米,陵高28米(图一)。 安陵邑(县)故城,位于安陵之北(图二)。安陵封土底部,距陵邑(县)北城墙1222米。安陵邑(县)的东城墙、西北角、东北角犹存,夯土筑造。南城墙地面无存,未经钻探,情况不明。北城墙平直,长1643米。今辟为道路。东城墙呈曲尺形,由城东北角向南505米处,西折275米,再向南折200米(图三,1)。城墙宽约9米。东城墙北部,即由故县城东北角向南270米处,有东门残存。从断面看,应有两条门道,门道各宽11米。两条门道之间有3.4米宽的土隔梁。城西北角残存东西长约50、南北长约60、残高约2.5米。向南300米处,还有一段西城墙残存。夯土层每层厚7—12厘米,夯窝直径7厘米。故城里外有常见的汉代绳纹瓦片。 《汉书·惠帝纪》:七年(公元前187年)“秋八月戊寅,帝崩于未央宫。九月辛丑,葬安陵”。注引臣瓒曰:“安陵在长安北三十五里”。《水经注》渭水条记载“成国渠又东迳渭陵南,又东迳义陵南,又东迳惠帝安陵南,陵北有安陵县故城,惠帝置,王莽之嘉平也。渠侧有杜邮亭。又东迳渭城北,又东迳长陵南。”成国渠在今渭高干渠下,故渠道遗址犹存。近年出土“长陵东当”和“长陵西当”瓦当,证实清初毕沅所立的汉高祖长陵碑石的位置是正确的。 我们对五陵原上西汉诸帝陵的位置,也有了新的比较正确的认识。杜葆仁同志在《西汉诸陵位置考》(《考古与文物》1980年1期)一文中,已经列出了这些陵由西至东位置的顺序。安陵之西,有一座稍呈长方覆斗形的坟墓。封土夯土筑造,高8、底部东西长70、南北宽63米。坟顶方形,边长28米。顶部塌陷成一大坑(图三,2)。此墓封土东距安陵封土269米,封土南底边与安陵封土北底边成一直线。显然,此坟和安陵属于同一陵园(图三,3)。《汉书·外戚传》记载“惠帝即位,吕太后欲为重亲,以公主女配帝为皇后。”吕后崩,张皇后“废处北宫,孝文后元年(公元前163年)薨,葬安陵,不起坟”。《史记·外戚世家·集解》引《关中记》曰:“汉帝后同茔,则为合葬,不合陵也。诸陵皆如此。”由此证明,安陵西边的土塚,应是张皇后墓。如果推测不误,则所谓“后东帝西”就非定制了。 安陵东85.0米处,有一座长方形覆斗式塚,旧称鲁元公主墓。咸阳市十三号公路,从其东侧通过。墓道已经暴露。由此墓向东,在一道原边及其原下,即西起跃进村,东至狼家沟沟东塬头,为安陵陪葬墓区。陪葬墓的封土,有的已被削平,现存有封土的16座,由西向东顺序编为1—16号墓(图二)。彩绘陶俑,就是在十一号陪葬墓封土下发现的。 十一号陪葬墓位于狼家沟东塬头,渭水北岸一道原边,东去长陵约1.5公里,西距安陵约2公里。在狼家沟的东壁断崖边上(图二)。该墓西部封土因近断崖,一部分已崩裂掉,封土南半部亦有所破坏。墓塚残长:东西25、南北18、高3.6米。根据历年来群众挖窑洞时发现陶俑的情况和我们钻探得知:在封土下,围绕墓室上口一周,有一方形的砖槽从葬沟(图四)。沟南北19米,东西21米,沟距今地表1.2米。上口已被破坏,现存深1.01米。沟内宽0.54米。沟两壁砌砖,各七层。沟底未见铺砖。砖长55、宽15、厚8厘米。沟底部放置陶俑。从葬沟的西北角曾于1950年遭到破坏。这次清理的是南沟中段的一部分,西端已被破坏,东端尚未暴露,故未清理。从断面观察,从葬沟上口似有棚木覆盖。 这次清理已暴露的南沟中段,长九米。沟内陶俑六行,排列情况如下:靠北壁排列一行武士俑,面向东。其它五行排列陶羊、陶牛、陶猪。陶羊居中,每行五只,间有四只者。陶牛居西,陶猪居东。所有的陶羊、陶牛、陶猪排列整齐,头向东(图版玖,1—3)。现将各类俑的形象分别介绍如下: 武士俑共出土84件。保存基本完好。俑高44…46厘米,俑头戴紫色束发帻,两边有风带附系颏下,额前发际有黑、红两色抹带向后结发髻,被冠帻遮住。上身着淡绿色或红色短襦,右衽,外着红和白粉勾划的甲衣,腰束红色带子,腿上有淡绿色或紫色的行膝,上下有系带紧结,足着淡色芒鞋。体形修长,双目平视(图五,1、2)。 陶牛共46件。高28、长43厘米。可分两种:一种涂黄粉,一种为灰陶,未着色。大部分完整。有的牛有角,有的无角(图六,上右、下左)。 陶羊125件。大部分完好。一种高21、长27厘米。另一种高23、长30厘米。全部灰陶,未着色(图六,上左)。 陶猪共23件。高13、长17厘米,未着色(图六,下右)。 1950年破坏的西北角,据当事人回忆,沟内也放置彩绘陶俑,排列整齐。西沟北头放舞蹈俑;北沟西头放陶马和武士俑。这批遗物,多数失散,只有少量保存下来,现存陕西省博物馆(图七)。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