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在把我这次读《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所作的一点笔记记下,或许能对自考 的朋友有点帮助。 1、被称为“东北李”:李辉英,“西南艾”的是:艾芜。 2、首倡传记文学:郁达夫。 3、散文名称确立:“五四”以后。 4、30 年代出现两种新形式:杂文、报告文学(五四时期)。 5、创立叙事、抒情两大散文体制:先秦时。 6、扫荡我国古典小说中美人名士之局:林纾。 7、以“信达雅”为宗:严复。 8、最早、最积极提倡文学革命运动的是:《新青年》。 9、开创“随感录”:《新青年》。 10、五四运动“四大副刊”:《时速新报》的《学灯》,《京报》的《京报副刊》,《晨 报副埂》,《民国日报》的《觉悟》。 11、现代散文史上第一个专载散文的刊物 :《语丝》。 12、王统照的《去来今》“唱着时代之歌,激发着人类的向上自尊心”(唐弢)。 13、王统照把散文称为:“纯散文”。 14、最早提出“文学斯文”概念的是:刘半农(1917.5 《我之文学改良观》)。 15、专门论述白话散文:傅斯年的《怎样做白话文》(1918.12 )。 16、率先把文学散文称之为“美文”、“创作之一种”的是:周作人。(第一个把议 论性和批评性的杂文称之为“美文”、“创作之一种”)。 17、周作人最先把自己的散文称为:“抒情的论文”。(《自己的园地•旧序》)。 18、陈独秀大量写随感,数量公次于:邵力子,常署名“只眼”。“独秀文章究竟爽 快”(鲁迅称赞)。 19、“幽默”最初出现于:《语丝》(曹聚仁的《论幽默》)。 20、“简直可以当做普通名词读 ,就是认做社会上的某种典型”——瞿秋白评鲁迅杂 文形象。 21、我党历史上第一个 日报 :《热血日报》(瞿秋白主编 ,1925.6.4-27 )。 22、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又称为《新俄国游记》。 23、孙福熙最早的游记 :《赴法途中漫画》。 24、创造社发起人:成仿吾。 25、开创“斥妄”新路子:丰子恺的《还我缘缘堂》。 26、抗战散文诗的勇敢的先驱者:林英强(《麦地谣》、《苗徭自歌》)。 27、“此书在游记文学中,当时算是最好的最有社会性的一部”:梁绍文的《南洋旅 行漫记》。 28、“一部最典型、最深刻的人生的血书”:鲁迅的《野草》(阿英称道)。 29、徐蔚南、王世颖合著:《龙山梦痕》。 30、以“世上最孤立的人”“倔强者”自诩:高长虹(《心的探险》)。 31、现代散文中“涩如青果”一派:废名、俞平伯。(周作人评) 32、“零余者”的感伤之歌:郁达夫、钟敬文。 33、飘泊者的哀歌:《长跪》、《秦淮暮雨》、《纪念碑》、《流浪集》。 34、新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专集 :《夜哭》。 35、鲁迅称“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1926 年 3 月 18 日 (“三一八”惨案 )。 36、最早出现的北伐从军记:《北伐从军杂记》(金声 ) 37、巴金称缪崇群的散文“洋溢着生命的呼声,直接诉于人类善良的心灵的文字”。 38、“小品文年”:1933 年,“杂志年”:1934 年。 39、“汉园三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 40、早期比较系统地专门论述报告文学的文章:袁殊的《报告文学论》。 41、周立波《谈报告文学》中提出:报告文学三要素:“正确的事实,锐利的眼光, 抒情诗的幻想”。 42、唐弢和徐懋庸并称“双璧”。 43、“太阳社”创始人:阿英。 44、“论语派”的精神领袖:周作人。 45、正式倡导并有意识创作报告文学:30 年代开始。 46、第一部以报告文学名义出版的报告文学集 :《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阿英以“南 强书局编辑部”的名义出版)。 47、第一次公开报道长征、陕北抗日生活的报告文学集 :《中国的西北角》(范长江)。 48、开辟了中国小品散文的新路 :胡愈之的《莫斯科印象记》。 49、除斯诺外,以正式名义进入延安的第一人:范长江。 50、发表“闲适”“幽默”小品文的专门园地“《论语•人世间》、《宇宙风》;带絮语 散文风味:马国亮、味橄(典型的絮语散文)、老向、徐訏。 51、避免“我”的出现:朱自清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李健吾的《意大利游 简》。相反,“我”字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刘思慕的《欧游漫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