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测与评价方法 第2部分:桥梁》编制说明.pdfVIP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测与评价方法 第2部分:桥梁》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国家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与评价方法 第2 部分:桥梁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O 一九年五月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15 年8 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承担了由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委托的交 通运输部标准计量质量研究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研究及制定(2015)》 (编号2015499221030),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客标委”) 为保证方。作为项目的主要参加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重庆轨道集团”)负责“城市轨道交通主体结构运营监测与评价方法 研究(第1 部分:总则,第2 部分:桥梁)”的研究。 2018 年 5 月,交通运输部下达了 2018 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交科技函 [2018]235 号),《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与评价方法 第 2 部分:桥梁》 (以下简称“《第2 部分:桥梁》”)为制定类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编号 T-348),其完成时间为2019 年5 月,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城市客运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二)协作单位 本标准部分主编单位为重庆轨道集团。在起草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全国城市 轨道交通相关单位的关注和支持,经充分交流与协商,最终确定参与本标准编 写工作的13 家单位如下: 重庆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招商 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林 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重庆市勘测院、深圳高速工程顾问有限 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三)主要工作过程 重庆轨道集团在接到标准制定任务后,迅速成立了标准起草组。编制组梳 理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与评价方法”方面的相关标准、学术 论文等现有研究成果,并对国内相关单位进行现场调研和信函调研,广泛收集 1 资料和征求各方意见,结合本系列标准特点,研究确定了本系列标准的研 究项目、内容。 2015 年12 月,重庆轨道集团邀请业内专家召开专家讨论会,确定了参编单 位及初步分工,确定了编制总体框架和方向。 2016 年 1 月至5 月,经过多次内部讨论和修改,标准起草组完成了标准编 制工作大纲初稿的制定,并编写了标准初拟草案。 2016 年 5 月,标准起草组赴北京参加“标准研究项目专家咨询会暨城市轨 道交通标准编制工作进展检查会”,并根据会议精神和专家意见修改了标准草 案及大纲初稿。 2016 年 7 月,重庆轨道集团组织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与 评价方法》系列标准编制启动暨首次联席工作会”,邀请了业内三位资深专家 出席指导,会议确定了《第 2 部分:桥梁》的编写大纲及编写分工、标准编写 的进度计划和有关组织事项。 2016 年9 月,标准起草组赴北京参加由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的 “2016 年度交通运输科技项目中期检查”会议,对项目进度、经费使用、阶段 性成果、存在问题及措施等进行了汇报,认真听取了专家的意见。 2016 年 10 月至2017 年8 月,重庆轨道集团组织参编单位召开了8 次《城 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与评价方法》系列标准编制重要章节专题讨论会,并 邀请业内资深专家参会指导,对标准的章节进行了一一讨论、修改;针对标准 中的关键点、创新点(即《第 2 部分:桥梁》的第九章“9 评价方法”),确 定了三个相关课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包括《大跨度轨道桥梁运营性能评价 指标研究》、《大跨度轨道桥梁结构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和《一般地段不建立 安全运营监测系统的桥梁静态变形和动力特性的限值研究》。 2016 年12 月,系列标准通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 心组织召开的“2016 年第六次推荐性国家标准立项评估会”,在国标委官网上 完成公示后,正式批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