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料栽培对食用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ocxVIP

草料栽培对食用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料栽培对食用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蘑菇被称为“蘑菇”,也被称为“蘑菇”。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常规栽培食用菌的主要原料大多选用阔叶树木及其林副产品等,可取得较高的产量与效益,但大量木材的消耗,势必造成食用菌栽培生产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菌林矛盾”。福建省每年因培育食用菌耗材达100万m3,是全国食用菌产业木材消耗量的1/4。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不仅可以解决“菌林矛盾”,而且可以拓展南方山地丰富草业资源的多样性利用途径,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目前山地草资源主要有野生草和牧草,野生草有芒萁、类芦、斑茅、芦荟、五节芒、菅、象草、皇竹草、大米草、香根草、拟高粱、香茅等;牧草则有圆叶决明、羽叶决明、南非马唐、杂交狼尾草、宽叶雀稗等。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实用性强,可推广应用范围广,既可适应千家万户田园式小规模生产,又能适应工厂化、集约化产业发展,其关键技术的研究突破与规范生产模式的推广普及可为山区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创立一条因地制宜发展节林型食用菌产业的道路。因此,研究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的营养物质转化和主要调控技术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1 草加工对提高生产力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1.1 不同栽培对菇营养成分的影响 野生草栽培食用菌产量比传统农作物秸秆栽培高。Domondon,Banik等研究发现,野生草栽培食用菌可以提高产量。林辉等认为野生草栽培蘑菇产量比传统栽培模式的高,蘑菇最高产量可达10.69 kg/m2,且子实体圆整、结实、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整齐,抗杂菌感染能力强,病虫害少。野生草栽培的食用菌营养成分亦接近或略高于常规栽培食用菌。黄国勇等研究发现野生草栽培的蘑菇富含粗蛋白、粗多糖、粗纤维比常规栽培蘑菇分别高45.8%、62.59%和19.8%,蘑菇其他营养成分也都高于或接近于常规栽培蘑菇。吴士元等以象草代木屑栽培香菇试验结果表明,象草基质配方的香菇多糖含量为53.43%,是常规木屑栽培香菇的1.14倍。林辉等研究还发现,野生草栽培的白色蘑菇和棕色蘑菇的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常规栽培的蘑菇高30.5%和20.13%,而且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野生草栽培的白色蘑菇和棕色蘑菇也均高于常规栽培蘑菇。在脂肪酸的组成方面,曹剑虹等研究发现,野生草栽培香菇粗脂肪含量高于常规栽培的香菇,野生草栽培的香菇子实体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略高于常规栽培的香菇,其中人体必需的亚油酸高4.6%。陈蓉明等在做草栽与木栽灵芝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时发现,象草栽培灵芝的油脂含量较木栽灵芝高,象草栽培灵芝所含的脂肪酸种类比木栽灵芝更丰富,其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也略高于木栽灵芝,尤其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的总量比木栽灵芝要高出33%。范青生等研究也发现菌草灵芝孢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段木灵芝孢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战琨友等研究发现,用菌草(类芦、芒萁)栽培的香菇与用木屑栽培的香菇,其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范围之内,符合食品安全食用标准,但菌草栽培香菇中砷的含量是木屑栽培香菇的6.09倍,但比食品安全食用标准仍然低0.519 mg/kg。野生草栽培的食用菌和常规栽培的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并无本质区别,在营养成分的某些指标上野生草栽培的食用菌还略高于常规栽培的食用菌。 1.2 不同培养料对子实体营养综合评的影响 选用豆科牧草,尤其是纤维素含量高的几种牧草与其他栽培料合理搭配有利于对食用菌子实体产量的提高。唐祥宁等研究发现,以百喜草和棉子壳合理搭配栽培金针菇,金针菇平均产量为126.9 g,生物转化率为90.61%,分别大于以百喜草、棉子壳为主要原料单独栽培的金针菇产量;同等栽培条件下百喜草、棉子壳处理的子实体平均产量分别为113.1 g和107.4 g,生物转化率分别为80.76%和76.73%。以适宜的豆科牧草作为主要栽培料对食用菌子实体脂肪酸含量及脂肪酸组分比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翁伯琦等用圆叶决明牧草料栽培金顶侧耳时发现,以圆叶决明为主要成分的培养料栽培的金顶侧耳,其子实体中硬脂肪酸、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比棉子壳培养料栽培的高40%、10.1%和3.1%,而金顶侧耳子实体中的月桂酸(C12 ∶0)、油酸(C18 ∶1)则是以棉子壳栽培的处理高,分别高于圆叶决明培养料处理的30%、16.7%;两处理间的子实体肉豆蔻酸(C14 ∶0)含量则持平。圆叶决明培养料栽培的金顶侧耳,其子实体中饱和脂肪酸含量(SFA)占总量的17.7%,其比值比棉子壳料栽培的金顶侧耳子实体高1.9%,不饱和脂肪酸(USSFA)为80.5%,多不饱和脂肪酸为77.5%,分别比棉子壳培养料处理高1.8%和2.3%,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USFA)则低了0.5%。对食用菌子实体各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翁伯琦、江枝和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棉子壳加圆叶决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