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拿来与输出并举 推动大国复兴.doc

申论范文:拿来与输出并举 推动大国复兴.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申论范文:拿来与输出并举 推动大国复兴 费孝通先生曾言:各美其美、美人于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乃国家之重器、传承之命脉、交流之基石。走过诸子百家、秦汉帝国,见证了皇城暮鸦、风华散尽,中华文明经历过始皇帝的焚书坑儒,也曾在盛唐大宋中光耀四方,更在五四运动无数仁人志士的呐喊声中寻求着新生和突破。80多年前,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为迷惘中的中国文化指出了发展方向,也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深情描绘了一个“梦”,这个“梦”既是民生的幸福梦,也是民族的富强梦,更是大国的复兴梦。因此,实现文化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文化发展、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民族复兴的核心是民族文化和价值的重构。“复兴”不是简单地恢复盛唐辉煌与大宋雄风,而是要站在新起点,让民族“恢复”出崭新的时代内容,改革开放30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也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圆了人民的小康梦而已,我们离民族的富强复兴还有很远的距离,大国的地位也未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用现代的价值体系标准来衡量,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应当是经济强国、也更应该是建立在民族文化自信和自强的文化强国;只有建立这样的一个有机体才能使民族具备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创造力,才能够在世界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力。 坚持文化“引进来”有助于丰富文化结构,激活文化生命力;从美剧《纸牌屋》到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我们看到了现代中西方文化在传播和影响力上的差距,“24小时全球联播”的奇迹更是映射国内电视电影沉迷于种种“抗日神剧”的尴尬与无奈,其深层次反映出来的是我国当前严重缺乏的社会文化创造力。清朝著名学者纪晓岚曾说过“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然超不过古人的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在对待本国文化上尚且如此,在优秀的外来文化面前,我们为何不能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谦虚学习?取长才能补短,这是大国应有的气度。 坚持文化“走出去”可以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国际化进程;文化走出去是指在辩证吸取外来文明的同时也要加强中华文明的对外输出。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断层的文明传承,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积淀了太多的智慧和哲理,如果只是一味的看到外来文化的正面效应而不正视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将让我们的民族逐渐丧失真正的精神生命力,同时,文化代表的不仅只是一种精神价值,文化产业化也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文化产业首次被改善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可见文化产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让中华文明走出去,让世界认识更多的“中国高清红”是文化的历史抉择。 三十年前,撒切尔夫人颇为自信的安慰西方人“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因为中国没有可输出的普世价值观念”,然而纵观古今,无论是张骞出使西域、还是郑和七下西洋。中国文化都会随之传播四方,其普适性毋庸置疑。相信只要我们畅通文化输出渠道,在文化作品的创新上不断下功夫,中国必将从文化大国跻身于文化强国之列。 申论范文:幸福建筑造就幸福生活 申论范文:尊重文化发展规律 传承“活着”的历史 申论范文:倡导全民阅读 构建书香社会

文档评论(0)

150****3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