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胃十二指肠疾病
郑大一附院胃肠外科
刘光芒
第1页
肿瘤性疾病:胃癌、胃肉瘤、胃肠间质瘤、胃良性肿瘤
消化性溃疡
第2页
肿瘤性疾病:胃癌、胃肉瘤、胃肠间质瘤、胃良性肿瘤
消化性溃疡
第3页
流行病学
全世界约有新发病例数为每年80万,居首位,占所有恶性肿瘤10%,其中男性占第二位,女性占第四位。
世界各国胃癌发病率。日本最高:男性70/10万,女性30/10万.我国上海:男性55.7/10万,女性21/10万.
第4页
胃癌死亡率
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一位。全世界每年约70万人死于胃癌
亚洲:日本、新加坡、韩国和中国
拉丁美洲:哥斯达黎加、智利
欧洲:前苏联、匈牙利、波兰、冰岛、罗马利亚、保加利亚
第5页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恶性肿瘤
据1996年资料,GC死亡率为25.21/10
万人口,占同期多种恶性肿瘤死亡总人
数23.26%
全国50%病例集中分布在江苏、山东、
河南、浙江、四川、河北、安徽七个省
区
第6页
胃 癌
我国每年约30万人死于胃癌,死亡率(年死亡率25.21/10万)居恶性肿瘤首位。
胃癌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为2:1。平均死亡年纪为61.6岁。
第7页
诊治现状
一高三低
发病率高
早期诊断率低(10%下列)
手术切除率低(40~70%)
五年生存率低(30~40%)
第8页
一. 病 因
环境 饮食原因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癌前病变
遗传和基因
第9页
饮食原因
胃癌发生最主要原因
(1)具有致癌物,如亚硝胺类化合物,真菌毒素,多环烃类等;
(2)具有致癌物前体,如亚硝酸盐,经体内代谢后可转换为强致癌物亚硝酸胺(3)具有促癌物 ,如长期高盐饮食破坏了胃粘膜保护层,是致癌物直接与胃粘膜接触。
第10页
化学原因
亚硝胺类化合物:
多种亚硝胺类化合物均能够致癌,自然界中亚硝胺类化合物并不多,但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前身物质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却广泛存在。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在pH 1~3或细菌作用下可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
第11页
化学原因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污染、霉变、烘烤以及熏治食品中 含量高。3,4-苯并吡粗面内质网功能氧化酶活化成二氢二醇氧化物,并与细胞DNA、RNA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结合,致基因突变而致癌。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二)胃幽门螺杆菌
(1) 尿素酶 氨含量升高 促进细菌生长
(2) 清除氧自由基能力下降
(3) 毒性产物也许具有直接致癌和促癌作用
(4) 感染引发白细胞、巨噬细胞合成大量
一氧化氮及氧自由基引发NDA损失、基因突变
(5) 癌基因产物致癌
(6) 诱导细胞凋亡,并刺激上皮细胞增殖与畸变
第15页
第16页
1 溃疡 可恶变
部分诊断为溃疡其实是癌性溃疡
2 息肉 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一般不恶变
腺瘤性息肉恶变率为10-20%
3 胃炎 常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
可发生癌变
4 残胃 术后5—23年有残胃癌发生
以胃空肠吻合后多见。
5 不典型增生 轻、中、重度
重度异型增生者75—80%也许发展成为胃癌
(三)胃癌前病变(Pre-Malignant Lesion)
第17页
(四) 遗传和基因
胃癌患者有血缘关系亲属:
发病率为对照组4倍
基因:
癌基因 c-met,K-ras
抑癌基因 P53 APC DCC
凋亡有关基因
转移有关基因
其他: 血型、职业等也许与胃癌有一定关系
第18页
二. 病 理
(一) 大体类型
1、 早期胃癌
2、 进展期胃癌
(二) 组织类型
(三) 肿瘤部位
(四) 胃癌浸润和转移
(五) 胃癌分期
第19页
(一) 大体类型
1、 早期胃癌
凡病变仅侵及黏膜或黏膜下层,无论病
灶大小,有没有淋巴结转移 早期胃癌
小胃癌 —— 癌灶直径0.6—1.0cm
微小胃癌 — 癌灶直径不大于0.5cm
第20页
早期胃癌分为三型
Ⅰ型: 隆起型 癌灶突出5mm
Ⅱ型: 浅表型 癌灶微隆与凹陷5mm
有三个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