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313-2013流行性感冒病毒快速筛查方法—酶联免疫渗滤法.docxVIP

DB35T 1313-2013流行性感冒病毒快速筛查方法—酶联免疫渗滤法.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11.220 B 41 福 建 省 地 DB35 方 标 准 DB35/T 1313—2013 流行性感冒病毒快速筛查方法 酶联免疫渗滤法 Rapid screening test of influenza virus Enzyme-linked Immunofiltration Assay 2013 - 02 -20 发布 2013 - 05 - 20 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流行性感冒病毒快速筛查方法 —酶联免疫渗滤法 DB35/T 1313—2013 * 2013 年 2 月第一版 2013 年 2 月第一次印刷 I DB35/T 1313—2013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检验检验局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厦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坤宇、张毅、李庶甘、陈帆、林青、陈慧、陈毅歆、葛胜祥、杨剑。 1 DB35/T 1313—2013 流行性感冒病毒快速筛查方法—酶联免疫渗滤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流行性感冒病毒快速筛查方法的术语和定义、生物安全防护要求、样本采集与处理、 检测步骤与结果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人体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或乙型流感病毒的快速筛查方法--酶联免疫渗滤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489-2008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SN/T 2752.1-2011 卫生检疫人员的自我防护规范 第1部分:传染病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被污染物品的 接触传播。 典型的 临床症状为迅速发热、 浑身酸痛、 乏力等。流感病毒归属于正粘病毒科 (Orthomyxoviridae), 是一种球形或杆状、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根据病毒核蛋白(NP)和基 质蛋白(M) 抗原性的差异,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和丙三型,乙型和丙型只能感染人,而甲型可以感 染禽类、人和猫等哺乳动物, 根据表面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不同, 又可将甲型 流感病毒分成16个H和9个N亚型。 4 方法原理 酶联免疫渗滤法采用酶联免疫原理中的双抗体夹心法和免疫渗滤技术制备而成, 用于检测样本中的 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核蛋白NP抗原。在硝酸纤维膜上包被抗NP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待测样本经裂解液处 理后,被硝酸纤维膜上的单克隆抗体捕获,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加入抗NP抗原的酶标抗体,形成 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最后通过酶催化底物显色进行结果判定。 5 生物安全防护要求 现场采样人员的个人防护应符合SN/T 2752.1-2011的要求,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范、安 全设备、实验人员防护及废弃物品处理应符合GB 19489-2008中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要求。 2 DB35/T 1313—2012 6 仪器和材料 6.1 仪器和设备 ——振荡器。 ——可调式微量加样器。 ——普通冰箱(2℃~8℃)、超低温冰箱(-70℃)。 6.2 耗材 ——压舌板。 ——医用微生物拭子。 ——与可调式微量加样器配套使用的滤芯吸头。 ——样本处理瓶(能装 2mL 液体的尖嘴塑料过滤瓶) 。 6.3 试剂和溶液 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不低于分析纯,所用的水为去离子水。 6.3.1 样本保存液 甲液:Na2HPO4?2H2O 0.06g,KH2PO4 0.06g, MgSO4?7H2O 0.2g,Glucose 1.0g,NaCl 8.0g,水750mL。 乙液:CaCl2 0.14g,水100mL。 样本保存液: 将乙液缓慢加入甲液中, 形成A液。在36℃~38℃条件下, 将0.35g NaHCO3溶解在100mL 水中,形成B液。取3mL~5mL的B液, 溶入0.02克酚红,形成C液。将上述三种液体混合在一起,再用水 定容至1000mL,充分混匀,过滤,消毒灭菌。 6.3.2 裂解液 将15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58.5g NaCl、30mL0.5 mol/L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