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纲要下第6单元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是指反抗异族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其主要革命对象是外国的侵略势力。民族革命民主革命 是指反抗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运动,其主要革命对象是本国的封建势力。民族民主革命 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运动。概念辨析 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特征 。根据这一特征,故称其为“起落型”。近代 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循序渐进,一浪高过一浪。根据这一特征,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称之为“螺旋型”。非洲大部分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长期徘徊不前。因此, 的民族解放运动可说是属于“徘徊型”的。 ——薛源官《试论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几个问题》“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有共同的历史发展趋势 , 但又有各自的特点。”拉美亚洲非洲 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起落型思考2:结合时间轴与所学知识分析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呈现出“大起”特征的表现和原因。①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了拉美独立的火种;②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③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④法国大革命削弱了宗主国的殖民统治,美国独立战争鼓舞了拉美思考1:梳理亚非拉独立运动的主要史实地区时间结果法属海地1791—1804建立拉美第一个独立共和国葡属巴西1810—1826西属拉美玻利瓦尔与圣马丁领导下西属拉美基本实现独立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起落型多由土著集团先进分子领导,资产阶级并没有真正成为领导阶级1804年法属海地独立揭开拉美独立序幕杜桑·卢维杜尔 (黑人奴隶)1822年萄属巴西独立,建立君主制 佩得罗一世(葡萄牙王子)1826年西属拉美实现独立 玻利瓦尔(土生白人)(西班牙贵族家庭)圣马丁(土生白人)(殖民官吏家庭)1810年墨西哥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伊达尔戈(土生白人)(大庄园主家庭)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经济上仍保留了大地产制……进行着封建的剥削……单一作物制的种植园经济,极大地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政治上政局动荡,形成了军事独裁的“考迪罗”制度,民主流于形式,人民依然无权。外部仍面临着英美等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政治渗透甚至是武力干涉。独立后拉美人民依然面临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门罗主义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实质是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金元外交20世纪初美国推行的外交政策,以金钱代替枪炮,用经济手段控制拉美,使其日益依附于美国。大棒政策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美国家“循规蹈矩”,实质是加强对拉美的侵略。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起落型 特点:推动民主改革,巩固独立成果地区时间结果 巴西墨西哥1889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赶走独裁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起落型 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 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利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 一切矿物,或存在于矿脉、矿层、矿块或矿床中构成矿藏之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1917年墨西哥宪法》第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1.概况 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起落型(1)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2)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独立过程(3)革命任务具有反封建反殖民压迫双重性质,争取民族独立是首要任 务,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4)以战争的形式独立,战争具有正义性(5)由外来移民及其后裔中地主集团的先进分子领导(6)独立后各国相继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根据所学知识,总结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1911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和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1905年国大党反英斗争新高潮;提拉克要求独立;1908孟买工人总罢工,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905—1911立宪革命,颁布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列强在亚洲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亚洲的觉醒:螺旋型 1905年,一位在伊朗(时称“波斯”)发生立宪革命,一位目击者于1906年写道: 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真的正从其酣眠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