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_T 4797-2017口岸外来林木害虫诱捕监测指南.pdf

SN_T 4797-2017口岸外来林木害虫诱捕监测指南.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4797-2017口岸外来林木害虫诱捕监测指南Guide of forest pests monitoring in ports2017-05-12 发布2017-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涂层查真伪 SN/T前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玉生、杨晓军、李浩、安榆林、杨光、钱路、朱明道。 SN/T 4797—2017口岸外来林木害虫诱捕监测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口岸开展林木害虫诱捕监测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林木害虫的诱捕监测。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监测区域area of monitoring根据进境木材类别(主要指针叶木及阔叶木)和口岸地理特点设置监测区域、区内监测点,选择相应的监测方法。监测区域应包括:全国范围内具有进境木材的口岸、大型进口木材集聚区或加工厂。2.2引诱剂Jattractants目前可以使用的有人工合成的对林木害虫具诱集作用的化学物质和特定种类的性引诱剂。已有可供使用林木害虫性引诱剂产品参见附录A。2.3诱捕器trap可以使用多功能林木害虫诱捕器或其他类型诱捕器。前者根据其是否需要外接有线电源可分为太阳能林木害虫诱捕器和普通的多功能林木害虫诱捕器。3目的开展林木害虫监测可以弥补口岸现场查验手段不足,作为一种现场检疫的补充手段使用,同时监测的结果可以作为是否启动外来林木害虫的应急预案的措施。4用具用具包括:诱捕器、引诱剂、数码相机、GPS定位仪、细铁丝、指形管、酒精、棉花、具有缓释作用的硅胶塞、敌敌畏、橡胶手套、镊子、毛笔、记录用具等。5监测5.1区域设置及监测点的选择在进境木材口岸的车站、码头、查验点、木材聚集堆放区、检疫处理区及周边区域,原则上每间隔100 m安装1个诱捕器。每个监测点可选择在有电源的电线杆、灯柱或建筑的合适部位,或采用具支架的太阳能诱捕器。1 SN/T 4797—20175.2监测时间根据不同区域的天气状况,建议长江以南区域每年的5月1日~11月30日、长江以北区域每年的6月1日~10月30 日开展相应的监测工作。5.3诱芯的选择根据口岸进口木材种类确定采用诱捕器及诱芯的类型与设置位置。进口针叶木材的口岸应使用针叶木诱芯,进口阔叶木材的口岸应使用阔叶木诱芯;既有进口针叶木又有进口阔叶木的口岸,应间隔采用针叶木及阔叶木诱芯。5.4诱捕器的悬挂诱捕器的悬挂地点均应选择在该区域相对开阔、通风处。诱捕器悬挂高度一般离地面1.5m处,便于日常的监测、检查和维护。多功能林木害虫诱捕器悬挂地点附近最好配备电源接人,无电源应使用太阳能林木害虫诱捕器。诱捕器悬挂好后用GPS仪定位,并做好标记,设置标志带或标志牌,必要时加贴警示,对诱捕器给予适当保护,防止诱捕器遭到破坏,影响监测工作。5.5诱捕器的维护在林木害虫监测的期间,收集虫样的同时对诱捕器进行检查。诱捕器中引诱剂的添加或更换是诱捕器维护的主要环节。引诱剂添加量以及更换或补充的间隔一般为7天~10天。5.6记录悬挂好诱捕器后,应及时填写相关内容,应包括如下信息:时间,GPS定位点、周边情况等内容。5.7结果检查5.7.1检查间隔时间诱捕器的检查时间间隔根据气候变化以及不同林木害虫的生物学特性确定。在温度大于25℃时,一般以 5天~7天为宜。具体检查时间间隔可按不同的气候条件等因素作适当调整。5.7.2标本收集在收集标本时,将标本置人指形管或广口瓶内,倒人无水乙醇,带回实验室鉴定(可视情况按照昆虫特点进行收集,以便于鉴定)。5.8诱捕安全提示避免与有毒植物接触。在炎热地区进行监测时应携带充足的饮用水。穿好衣物(长裤、结实的鞋或靴)。配制引诱剂时戴好手套。在诱捕器周边设立安全警戒标识,防止诱捕器被破坏。6标本鉴定与记录6.1鉴定结果记录带回实验室的标本要及时进行鉴定,并做好记录,将可疑标本浸泡于少量的100%酒精中,并按标2 SN/T 4797-2017本鉴定与复核程序要求做进一步鉴定或复核。6.2标本的鉴定和复核程序监测过程中捕获到林木害虫标本,应按以下程序作鉴定或复核:在1天~2天内对收集到的林木害虫标本做初步鉴定。如不能确定或需复核的标本,应寄(送)样至有资质的机构或人员进行鉴定、复核。在提交标本时,应提供必要的信息,如诱捕地点、收集时间、周边木材或植被情况、引诱剂种类、诱捕器编号、检查人等,并确保标本在寄送过程中不受损坏。7疫情的上报和管理经鉴定或复核确认为重要的外来林木害虫,疫情所在局应在24h内向上级机构汇报。8应急处置8.1检疫性害虫的应急处置各监测点监测到检疫性害虫的,应增加该类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