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 2551-1995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技术条件1996—05-27发布1997—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 2551—1995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技术条件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JZ一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等。本标准适用于 JZ--7 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2 引用标准GB 1804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 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GB 6414铸件尺寸公差TB 66机车车辆制动机弹簧技术条件TB 1902铁道机车车辆空气制动装置用铸铜配件通用技术条件TB 1903铁道机车车辆空气制动装置用铸铁配件通用技术条件3 技术要求3.1.中继阀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本标准制造。3.2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 GB 1804 的 m 级。3.3未注形位公差按 GB 1184 的 D级精度要求。3.4·铸件的尺寸公差按GB6414的CT10级。机械造型最大错型值1mm,手工造型最大错型值2mm。3.5铸件允许的铸造缺陷及焊补要求应符合 TB1902或TB 1903的规定。3. 6弹簧在图样中未注明精度等级的应符合 TB 66中 2 级精度的规定。3.7阀体应进行彻底清砂和化学防锈处理。3. 8中继阀各阀体、管座的体壁之间应进行 900kPa 压缩空气的气密性试验,3min 内不得漏泄。3.9中继阀排气口、各接合部、结合处密封性能均须良好,不得漏泄。3.10橡胶件应耐油、耐寒,符合产品图样及制动机橡胶材料的有关标准,且作用均须良好。3. 11中继阀外表面须涂 COs1 铁红醇酸底漆后再涂 CO,一42 浅灰色醇酸磁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1996—0527批准1997—01-01实施
TB/T 255119954试验方法中继阀须在经部级鉴定、批准的 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试验台(见附图)上进行试验。4. 1总风遮断阀试验4. 1. 1试验准备及漏泄试验开 Fi、2、15号风门。开排气阀39。关其他风门。用肥皂水或漏泄指示器检查排气口P39、阀体大气口及连接处,均不得有泄。试完后关排气阀39。4. 1. 2 作用试验4.1.2.1关15号风门,开14号风门。开排气阀38,待压力空气排净后,开排气阀39。排气口P39 应猛烈排气。4.1.2.2关排气阀38。开15号风门。排气口P39应停止排气。4.2中继阀试验4.2.1试验准备开F,、Fz号风门。调压阀调整试验台的工作压力为500kPa或600kPa。开 4、5、17号风门。关其他风门。操纵阀手柄在一位至六位间往复移动4~5次。中继阀各部动作应正常。4.2.2漏泄试验4.2.2.1操纵阀手柄置一位。用漏泄指示器检查排气口,由二格升到三格的时间应大于45s.4.2.2.2操纵阀手柄移置六位。待压力空气排净后关5号风门。开排气阀40。用漏泄指示器检查排气口 P40,由二格升到三格的时间应大于 50s。4.2.2.3开16号风门。用肥皂水检查过充部大气口及各连接处,均不得漏泄。试完后关16号风门,关排气阀40。(开33号风门,消除过充压力后关33号风门)。4.2.2.4关4号风门。待压力空气排净后,操纵阀手柄由六位移置一位。开排气阀40。用肥皂水或漏泄指示器检查排气口P40,不得有漏泄。试完后开 4、5号风门关排气阀 40。4.2.3列车管阶段减压、阶段增压试验操纵阀手柄置一位。待列车管压力达 500kPa 或600kPa 后操纵阀手柄移置三位。4. 2.3. 1将操纵阀手柄在三位至五位间往复移动,待列车管 2 压力降至 250kPa 或 350kPa时操纵阀手柄置三位。列车管2压力应阶段减压。列车管2与列车管1的压力差值应小于10kPa.4.2.3.2将操纵阀手柄在三位至二位间往复移动。列车管 2 玉力应阶段增压。列车管 2 与列车管的1的压力差值亦应小于10kPa。4.2.4活塞灵敏度试验操纵阀手柄置一位。待列车管2压力达500kPa 或600kPa后开排气阀40,列车管2压力下降 5kPa后关排气阀40。列车管2压力应能恢复。4.2.5供气阀供气试验操纵阀手柄移置五位,待列车管压力空气排净后操纵阀手柄移置三位。然后操纵阀手柄移置一位。列车管 2压力由零上升至 480kPa 或 580kPa 的时间应不大于 3s。4.2.6排气阀排气试验列车管定压为500kPa 时,操纵阀手柄置一位。待列车管压力达500kPa 后关17号风门。2
TB/T 2551--1995操纵阀手柄移置五位,待列车管 1 减压 240~260kPa 时操纵阀手柄移置三位。开 17号风门。列车管 2 压力由 500kPa 降至与列车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Y_T 5314-2011陆上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pdf
- SY_T 6889-2012管道内检测.pdf
- YB_T 190.9-2015连铸保护渣 氧化锂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 QB 1502-1992食品添加剂 果酸酶制剂.pdf
- SL 715-2015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pdf
- SN 1358.2-2005马传染性贫血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操作规程.pdf
- NY_T 1714-2015绿色食品 即食谷粉.pdf
- SYT 5341-2002压裂用田菁胶.pdf
- NY 5147-2002无公害食品 羊肉.pdf
- SJT 10729-1996交流粉末电致发光玻璃显示器件总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