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3422-2012北美松疱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ronartium comandrae Peck2012-12-12发布2013-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3422—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翠云、于翠、闻伟刚、郑建中、易建平、崔学慧、阙春月、王颖、程颖慧。
SN/T3422-2012北美松疱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进境植物检疫中北美松疱锈病菌(CronartiumcomandraePeck)的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来自北美松疱锈病发生国家和地区所有松属植物(Pinusspp.)苗木中携带的北美松疱锈病菌的检疫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一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N/T2122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3原理3.1分类地位学名:CronartiumcomandraePeck无性态:PeridermiumpyriformePeck英文名称:Comandrablisterrust;comandrablisterpinerust北美松疱锈病菌(CronartiumcomandrqePeck)属真菌界(Fungi)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冬孢菌纲(Teliomycetes),锈菌目(Uredinales),柱锈菌科(Cronartiaceae),柱锈菌属(Cronartium)。3.2鉴定原理北美松疱锈病菌的分布(参见附录A)、寄主范围(参见附录B)、症状特点和病原菌的形态特征,是北美松疱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主要依据。4仪器设备和用具4.1仪器设备立体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具油镜和测微尺)、电子分析天平(感量0.001g)、普通天平(感量0.1g)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器、冰箱。4.2试验用具斧子、锯子、手持放大镜、手术刀、手术剪、白色磁盘、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管、酒精灯。5检疫与鉴定5.1现场检疫5.1.1症状观察主要检查松属植物的主茎和树枝是否有肿大、环带、树皮破裂以及癌肿等症状;检查茎部的树皮上-
SN/否有液态松脂状的溃疡伤口和红橙色的性孢子块;检查树干是否有啮齿类动物环绕整个树干啃食溃疡病斑组织的现象;如果苗木较大,重点检查整个树木的上部树冠部位是否有叶片稀薄和树枝死亡的症状。5.1.2抽样如果有病菌为害的症状,采样送实验室检测。如果症状不明显也要取样送检,取样方法按照SN/T2122的规定执行。5.2室内检疫与鉴定5.2.1制样将送检的样品,通过挑片、切片等方法制成检测样品,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病菌孢子的形态特征。5.2.2病菌的形态特征病菌的孢子类型北美松疱锈病菌一生可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侵染松属植物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侵染转主寄主植物产生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转主寄主相关资料,参见附录C)。病菌的形态性孢子器在周皮下产生,约40μm~50μm厚,直径0.5mm~3mm。初微黄色,产生直径1μm~2um的性孢子,颜色变深,随着逐渐增大的锈孢子器而破裂。锈孢子器有包被,直径约3mm6mm,切向伸长,引起周裂或不规则开裂。锈孢子是柄生的分散个体,菌丝缺失或很少。锈孢子上部尖,似梨形或泪珠形,橘红色。壁无色,两端较厚,孢壁有细疣状突起,无光滑区域,疣的高度小于1μm,孢子大小(32um~87μm)×(15um~26μm)泪珠状的锈孢子是该病菌形态鉴定的主要依据(参见附录D)。夏孢子堆通常着生在叶背部,偶尔着生在叶面和茎部,分散或者密布着生,疱状,直径0.1mm~0.3mm,经中间孔口裂开。夏孢子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20μm~31μm)×(16μm23μm)。孢壁基本无色,1.5um~2.5μm厚,多有稀疏的小刺。冬孢子堆通常着生在叶背部,圆柱形,高1mm~2mm,直径0.1mm~0.2mm,橙褐色。冬孢子产生在橙褐色的冬孢子柱上,椭圆形或圆柱形,浅黄色至金色,大小(28μm~65μm)×(8μm~18μm)。孢壁光滑,厚2μm~3μm。在柱形冬孢子堆的偏上方通常会出现白色粉末状物,是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北美松疱锈病菌及其近似种的形态鉴别特征及形态示意图,参见附录E和附录F。6结果与报告6.1结果评定如果待检样品上病菌为害产生的症状与5.1.1所描述的相符,经过镜检病菌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NT 2191-2008进出口皮革皮毛产品安全技术规程.pdf
- SY 5858-2004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pdf
- SN_T 3184-2012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食品模拟物中双(羟苯基)甲烷-双(2,3-环氧丙基)醚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
- YB_T 5208-2016菱镁石.pdf
- QB 1979-1994人工矿泉水器.pdf
- QB_T 4997-2016木塑衣架.pdf
- SC_T 6076-2018渔船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技术要求.pdf
- SN_T 1492-2015采用标准材料的单个测试结果评估实验室偏倚的方法.pdf
- NY_T 2885-2016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质量管理规范.pdf
- SY_T 7440-2019CO2驱油田注入及采出系统设计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