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1212-2006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规程.pdf

NY 1212-2006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规程.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SC 65.020.01B 21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212—2006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规程(马铃薯脱毒技术规程、脱毒马铃薯基础种薯生产技术规程)Rules for multiplication of certified seed potatoes(Rules for virus eradication of potatoes. Rules for production ofvirus-free foundation seed potatoes)2006-12-06发布2007-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3发布 NY/T 1212—2006前言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是标准的规范性附件。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农业部薯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张家口)、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江、张希近、姚瑞、马恢、高永龙。- NY/T1212—2006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脱毒技术、脱毒马铃薯基础种薯生产技术。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脱毒技术和基础种薯生产。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7331-877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GB3243-82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GB 4406—84种薯GB18133—2000马铃薯脱毒种薯NY/T401一2000脱毒马铃薯种薯(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3.1脱毒应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脱去主要危害马铃薯的病毒病及类病毒病。3.2脱毒试管苗经检测确认不带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的试管苗。3.3脱毒种薯脱毒试管苗生产的试管薯、微型薯、网室生产的原原种和继代生产供于大田用的种薯。3.3.1原原种Pre-Elite用试管苗在容器内生产的微型薯(Microtuber)和在防虫网室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3.3.2原种Elite-级原种、二级原种。一级原种 EliteI用原原种生产出符合一级原种质量标准的种薯。二级原种 EliteⅡ用一级原种生产出符合二级原种质量标准的种薯。1 NY/T1212—20063.4病毒株允许率指马铃薯脱毒种薯田内病毒病株的允许比率。3.5细菌性病害病株允许率指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殖田内细菌性病害病株的允许比率。3.6混杂植株允许率指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殖田内混入不同品种植株比率。3.7有缺陷薯指畸形、次生、串薯、龟裂、虫口、冻伤、草穿、黑心、空心和机械损伤的块茎。4 病害4.1控制病害4.1.1病毒病指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田内具有花叶、卷叶、条斑坏死病毒病的植株。4.1.2马铃薯黑胫病[Erwinia var.atroseptica(VanHall)Dye]或【Erceinia var. carotovora(Jones) Dye]。4.1.3马铃薯青枯病(Pseudomonus solanacearum E.F.Smith)。4.2汰除病害4.2.1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SpindleTuberViroid.PSTVd)。4.2.2马铃薯环腐病(Corynebacterium sepedonicum)(Sieck Kott)(Skapt Burkh)。4.2.3马铃薯癌肿病【Symchytrium endobaiticum(Schilb.)Perc]。5脱毒技术所用茎尖组织分生培养茎5.1培养基制备5.1.1培养基分装: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加盖管塞。5.1.2消毒:试管置于0.8kg/cm²~1.1kg/cm²消毒锅120℃高压灭菌20min。5.2取材5.2.1取材于经审(认)定品种的腋芽或休眠芽。5.2.2芽段用无菌水冲洗20min~30min后,再用75%酒精浸蘸一下,放入无菌杯内用0.1%升汞水浸泡5min,用无菌水冲洗2次~3次。5.3组培室甲醛溶液熏蒸后,用紫外线灯照射40min。工作人员用肥皂水洗手,75%酒精擦拭消毒,操作用具置烘箱180℃消毒。5.430倍~40倍双筒解剖镜下,解剖针剥离生长点,用解剖针切下0.1mm~0.3mm的生长点,接菌针将生长点移至试管。6试管苗培养温度22℃~25℃,光照时间16h/d,强度2000Lx~3000Lx,培养120d~140d转接到MS培养2 NY/T 1212--2006基的试管。7脱毒苗的病毒鉴定试管苗按品种随机编号取样3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验,无阳性反应再用指示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 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