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_T 1880-2018智能用电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要求.pdf

DL_T 1880-2018智能用电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要求.pdf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29.240.01F 21DL备案号:68970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能用电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on broadban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forsmartpowerutilization2018-12-25发布2019-05-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DL / T 1880—2018目次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系统典型结构.6通信协议参考模型7物理层技术要求8数据链路层技术要求9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接口10通信安全要求11通信性能要求网络管理.附录A(资料性附录)物理层关键技术参考文献·21 DL / T 1880—20188.3.10中继功能中继设备在数据链路层应支持中继。STA端可作为普通站点加入网络,也可在加入网络后承担中维的功能,作为其他STA站点与CCO之间的中维,应用于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的BPLC设备宜支持8级及以上中继:应用于智能用电管理系统的BPLC设各宜支持3级及以上中继,8.3.11支持TCP/IP应支持TCP/IP协议,应能将TCP/IP报文封装为MAC报文,在BPLC网络中传输。8.3.122支持应用层报文应支持应用层报文,应能将TCP/IP之外的应用层报文封装为MAC报文,在BPLC网络中传输。6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接口9.1发送方向接口在发送方向,物理层应能从数据链路层获取以下内容:a)物理层工作模式:b)子载波调制方式:c)MPDU,包括赖控制信息和MPDU有效载荷。9.2接收方向接口在接收方向,物理层应能从数据链路层获取以下内容:a)物理层工作模式:b)子载波调制方式。通过这些信息,物理层应能在数据链路层的控制下,将接收到的MPDU提交到数据链路层处理。6物理层对数据链路层的支持功能物理层对数据链路层数据处理应满足的功能要求如下:a)具有信道评估功能,能够根据信道状态,对于每个子载波的调制方式微出及时响应:b)支持CSMA/CA的信道竞争方式,可选TDMA;c)支持数据链路层广播:d)对于单播数据和管理信息包,接收端收到顿后,应向发送端回复确认,10通信安全要求10.1信总传输加密宜支持多种加密方式选择,包括以下常用方式:a)AES加密算法,密钥128位;b)3DES加密算法,密钥128位;c)DES加密算法,密钥64位。10.2安全认证安全认证要求如下:8 DL /T1880—2018a)支持入网认证方式:b)站点间采用安全必威体育官网网址通信。11通信性能要求11.1吞吐量BPLC系统在1:1的情况下,TCP吞吐量不应低于512kbit/s。注:1:1指两个BPLC设备进行点对点通信。11.22时延BPLC系统在1:1的情况下,上、下行平均时延应小于50ms。11.3网络节点容量要求在一个电力线通信局端通信区域,网络节点容量不应低于100个。12网络管理12.1基本要求网络管理系统应具有对BPLC局端设备和BPLC用户端设备运行进行管理和维护的功能,宜支持以下协议和接口;a) SNMP协议。网络管理系统通过SNMP协议对BPLC局端和用户端设备进行管理,管理信息库(MIB)中给出网管系统所需的全部信息,包括管理代理中的有关配置和性能的数据。b)CORBA北向接口。支持对告警、配置和性能数据的获取,宜具备接入综合网管的能力。12.2总体结构BPLC系统网络管理结构如图4所示。BPLC用户端设备综合网管(含网管功能)BPLC周端BPLC用户端设备BPLC用户端设备图4BPLC系统网络管理结构图12.3网络管理基本功能12.3.1配置管理网络管理系统应具有网内设备间的接口参数配置、BPLC设备额段和发送功率配置、故障告警配置等参数配置功能。应支持组网拓扑管理,宜支持加密方式的配置。12.3.2故障管理网络管理系统应具有故障告警实时监测、故障分析、故障日志管理、告警相关事件分析统计等故9 DL / T管理功能。12.3.3性能管理网络管理系统应具有对BPLC设各间的物理速率和流量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和统计分析等性能管理功能。12.3.4安全管理网络管理系统应具有用户登录安全管理功能、限制操作权限的功能等安全管理功能。10 DL /T 1880—2018附录A(资料性附录)物理层关健技术A.1物理层整体架构物理层整体架构如图A.1所示。前导FC数据输入卷积编码信道交织分集员星高点映射循环前加宝模拟前漏FC编码数能入卷8编码Turbo信道交织ROBO交织载荷数据编码模报前端自动增益时钟/赖同步FF分集合并信道解交织Turbe译码FC数提输出FCia)数据输出PayloadROBO解交织信道解变乳载荐数据译码图A.1物理层整体架构框图如图A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